热线电话:13121318867

登录
首页职业发展不打小算盘 搞出大数据
不打小算盘 搞出大数据
2018-08-22
收藏

不打小算盘 搞出大数据

1977年,赵淦森生于东莞,几乎与改革开放同龄。改革开放40年,他个人的成长、进步与国家的风云激荡近乎同向。

从农村出身的孩子,到成为知名高校毕业生,赵淦森的经历正是高考改变人生的典型案例。从互联网浪潮到云计算、大数据,赵淦森所从事的行业正反映了这个时代的发展脉搏。赵淦森说,自己是时代造就的幸运儿。

不过,在中国高速发展的40年后,新的时代背景下也遇到了新的挑战。他认为,在诸多信息技术领域,中国已是领先或是并跑者,但在不少领域,中国还是追赶者,这更需要沉下心来做事。

感受时代变化

从农村娃到洋博士

赵淦森的家乡在地处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广东东莞高埗镇农村,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给赵淦森的家乡带来了巨大的改变。“那时候我们村里的第一座桥,就是村民自己借钱集资建起来的,为的是把外面的工厂引进来。”赵淦森说。“我从小是看着时代变化的,从农村到三四线城市,再到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后来又到英国留学,最终选择回到广州。”在他看来,一步步走来,我们的时代也在不知不觉中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我们老家的村子里可漂亮了,小学、楼房、桥梁都修得特别好。”

赵淦森的人生不仅因为改革开放而变得不同,他也成为时代洪流变迁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在农村长大的赵淦森,小时候经常会听到:“今天家里忙,你去负责喂牛,别上学了。”但他坦言,上学对他们那一代孩子来说,是改变命运的机会。1996年,赵淦森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山大学计算机系,成了村里几十年来唯一的名牌大学生。那时候,计算机对于这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而言,既充满神秘,又让人向往。“在中大念计算机之前,我们接触电脑的机会很少,顶多就是在学校里玩学习机时摸过键盘。”所以,赵淦森笑言自己刚上大学时,连摸一摸鼠标都觉得特别“高档”。“我看着鼠标在桌子上动,就能指挥屏幕上的小指针移动,觉得特别不可思议。”慢慢地,赵淦森又开始学习编程,甚至可以用简单的计算机语言编写生日歌:“那时候感觉整个世界都是我的。”

赵淦森读大学时,正值世纪之交“互联网热”兴起之际,家用电脑开始普及。赵淦森说,那几年,有很多师兄师弟和同学开始创业,创办软件公司、网络公司。“大概是从1999年到2005年左右,需要安装网络的地方特别多,从系统集成、综合布线到开发软件做网站,不少人从中赚了钱。”不过,从中山大学硕士毕业后,赵淦森却选择在2003年出国深造。他坦言,虽然当时能赚不少钱,但国内的互联网产业发展仍属初步阶段,他不满足于此,希望学到更多东西给中国的互联网产业带来更大的改变。就这样,赵淦森踏上远赴英国的博士留学之路,开始他人生的另一段历程。

“我刚到英国时,就很明显感觉到西方的信息技术的水平比我们国内高好多。”赵淦森说,深感到差距的存在,他开始没日没夜地学习和追赶。“我记得我在英国的头9个月都没有剪头发。头发最长的时候到了肩膀的位置,完全可以扎辫子了。之所以不剪头发,是因为那时候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思去剪头发,满脑子想的都是读论文搞科研。”就这样,这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开始接触国际最前沿的信息技术。

参与时代发展

“不愿做祖国崛起的旁观者”

博士毕业后,赵淦森顺利地留在世界最顶尖的软件公司之一甲骨文公司,在欧洲研发中心担任高级工程师。但在还有半年就能入籍成为一个英国人的时候,赵淦森还是选择了回国。后来,每当谈到这个决定,赵淦森总会说:要感谢我们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激发了我。

赵淦森回忆,2007年,我国成功发射嫦娥一号卫星。这个举国欢庆的消息让当时在英国甲骨文公司工作的赵淦森兴奋不已。当时,他与外国同事一起在酒吧喝酒,他不禁夸耀起祖国的壮举,但兴奋的心情却立马被同事的一句话浇灭了:“卫星上有哪一颗螺丝是你拧上去的?你马上就要入籍成为一个英国人了,中国的成就和你有关系吗?”

这句话令赵淦森心绪难平。“那一刻,我突然醒悟,我学了这么多东西,还没有为祖国的发展和崛起做出我应该做的贡献。”正是抱着“不愿做中国崛起旁观者”的初心,赵淦森做出了一个勇敢的决定——“裸辞回国”。当回忆起这个决定,赵淦森坦言,这其实也与国内的快速发展有关。“其实当时国内发展得很快,我很清楚我们在IT领域的短板和与国外的差距,这更让我觉得心痒痒,希望用自己所学为祖国做贡献。”

就这样,赵淦森选择回国。他直言:“我在回国那天,还没有在国内签署任何劳动合同明确我的工作。但在那个时候,归国支持国家发展的那种冲动让我顾不上其他了。”赵淦森坦言,在他选择回国的2008年,不像现在人们已经对“海归潮”习以为常。当时一种普遍的观点就是“没有竞争力的人才选择回国”。“其实当时我也顶着这样的压力,而现在优秀‘海归’回国创业已成潮流。”

背靠国家的快速发展,赵淦森回国之后,发现其实在不少领域,能够得到的资源可能比国外更多,这让他更加坚定了信心。如今,赵淦森的工作和生活的重心是培养学生和开展前沿科研工作。“我希望我们能突破关键技术难题,构建自主技术体系,对国家发展做出多种贡献。”

引领行业进步

国内“云计算”的先行者

回国后的赵淦森开始寻求在高校任职的机会,在他看来,在高校中教书育人、专注科研也许是自己报效祖国最好途径。“当时有机会去北京,也有机会去上海”,他说。但赵淦森最终还是选择回归他最熟悉的广州。

2008年,当30岁的赵淦森从英国回到国内的时候,“云计算”还是个陌生的概念,在华南地区,很少人和它打过交道。然而,赵淦森却坚信云计算的应用空间极为广阔,甚至在国内可能会引发革命性发展。在中山大学任职两年后,赵淦森作为优秀人才被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引进。同年6月,赵淦森作为广州市政协大讲坛的主讲嘉宾,向观众科普云计算的概念及未来,预测大数据会像现在的公路、水电一样,成为城市发展的基础设施。

但当赵淦森决定组建团队全身心扎进云计算这个全新领域时,也激起了不少反对声音,有人甚至说赵淦森是个骗子:“根本就没这样的技术。”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赵淦森扛着压力把云计算做了下去,这一干就是3年。2011年,广东省科技厅资助赵淦森的大数据项目900万元。2013年,赵淦森团队的云计算以及大数据技术在华南地区展现了其突出的科研优势和成绩,并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项、广东第二届金博士奖。

也正是到了2013年,大数据的理念开始流行起来:“到了2013年,很多人都夸我们有眼光。但是在得到社会认可之前,我们干的很多科研都是倒贴钱进去的。”赵淦森感慨道:“我认为我的成绩不是把一件事情从1做到100,而是把很多东西从-1做到1。” 如今,他和他的团队从无到有,打造出华南乃至全国最先进之一的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在云计算、大数据和信息安全的关键技术上不断获得突破,跻身国内业界第一方阵的同时,其团队的研究成果已助推10多家企业成功上市。

“如果当初我没有在云计算这块坚持下来,我可能就被淘汰了。但好在坚持了下来,现在还能算是先锋。”赵淦森笑着说。回国10年来,他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奖项收割机,先后获广东青年五四奖章、广东金博奖、广东五一劳动奖章,3次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获评为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还获邀担任近10个国内外学术会议的主席。他仅用了3年时间便从讲师破格晋升为教授,入选云计算专家委员会等。即便获得了瞩目的成绩,但他如今还是坚持每天工作超过13小时,同时承担科研开发、教书育人、成果落地等多项任务。

努力“从-1做到1”

“到了2013年,很多人都夸我们有眼光。但是在得到社会认可之前,我们干的很多科研都是倒贴钱进去的。”

“我认为我的成绩不是把一件事情从1做到100,而是把很多东西从-1做到1。”

“克服卡脖子的技术就像翻山越岭,我们只能拼了命地去翻,要么就是翻过去获得胜利,要么就是一直被卡。”

——赵淦森

奋斗底色

大数据产业引领创新发展

“一带双核多区”初步形成

广州正围绕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城市,积极实施大数据战略,延伸大数据产业链,优化大数据产业发展生态,加快构建高端高质高新现代产业新体系。提高大数据云计算的应用,建立大数据交易中心和城市公共服务平台, 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提升城市服务管理能力和水平。在全球范围来看,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科技创新等发展迅猛,广州大数据交易中心给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和机遇。

广州大数据产业生态体系基本要素正逐步汇聚,已初步形成“一带双核多区”(“东部大数据产业带”“大数据创新创业驱动核”“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核”“一区一特色大数据产业”)组团式空间结构。广州作为国内三大通信枢纽,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完善,拥有计算能力全球领先的“天河二号”超算中心,建成亚太信息引擎、中国电信沙溪云计算中心等一批大型数据中心,机架总数超过2.9万个。广州汇聚海量重要数据资源,为大数据发展创造领先优势。广州是全球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汇聚的重要节点,在商贸、港口、航运、物流、海关、商检等领域持续产生和汇聚海量的国民经济数据。广州信息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为大数据发展不断注入新活力。广州电信业务量在全国举足轻重,移动互联网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涌现出网易、UC、YY语音、酷狗音乐等大批代表性企业。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转型或进入大数据分析、发掘与应用领域,为广州发展大数据产业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数据分析咨询请扫描二维码

若不方便扫码,搜微信号:CDAshujufenxi

最新资讯
更多
客服在线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