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下的广告:精准投放与精准消除
1月9日,以“极简主义”著称的夸克浏览器线上发起了消广告活动,活动中,用户在夸克浏览器遇到所有的网页广告,可以通过选择“屏蔽广告”提示来永久消掉广告,基于大数据的分享,夸克浏览器会自动记录被屏蔽的广告,其他用户浏览相同的网页再也不会出现此广告。此举意在净化目前手机浏览器广告横飞的局面,而这些被屏蔽的广告中,绝大多数是所谓的基于大数据理论“精准投放”的广告。
在手机移动端流量崛起时,广告的“精准投放”方式也迅速普及到了手机上的浏览器和各种APP上。而近年来“大数据”概念的发展,则进一步优化了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广告精准效果。据eMarketer的统计,在2015年中国广告业实现产值5973.41亿元,同比增长仅0.5%,其中移动互联网广告总值达1589亿元,同比增长达35.3%。其中,作为流量入口的手机浏览器,广告收入占了相当一部分比例。广告主们通过用户的性别年龄、地区、手机型号、浏览网页的历史记录、媒体偏好、使用时间段的数据云计算来为每一位用户贴上标签,实现归类,从而推送适合其兴趣的广告。但是基于大数据投放的广告真的精准吗?
为此,笔者线上采访了数十位手机资深用户(主要年龄介于20—26岁之间),根据调查,用户对于手机浏览器出现的广告的反馈,无疑是普遍反感的。要么是广告投放并不符合自己需求,要么是影响了阅读体验。
总结出精准投放存在以下几个弊端:
一 广告内容低俗非真实
任意打开某个浏览器,性暗示的广告跃然屏上
为了吸引流量的注意力和争取用户的观看时间,投放在手机端的广告大都充满了性暗示、拜金、浮夸或与标题毫无关系的内容。还有一部分广告,标题起得很吸睛,表面上看似是内容,但其实没有,点进去就会自动下载APP。这与流氓广告几乎没有区别。
二 出现频率过多,页面加载延迟
投放在手机浏览器的广告往往以图片视频的形式呈现,忽而刷屏,忽而弹窗,延迟了页面的加载时间,甚至会出现卡顿、死机现象,使得用户的阅读体验很差,对于一些崇尚极简主义的用户来说,他们只想观看新闻,却时不时的出现某APP下载的推送消息,内心无疑是崩溃的。这无疑是浪费时间和流量。而对于浏览器的形象也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 过分挖掘隐私
精准意味着数据的充分挖掘,同时也意味着个人隐私的泄露。有相当一部分用户表示,他们平时搜索的信息并不想让任何人知道,比如恋物癖、性用品,但是突然有一天在刷屏时发现一条与自己前两天搜索的内容相关的广告,会感觉到隐私泄露的危机,道德上也会受到自发性的谴责。如果有朋友在场,则会很尴尬。
四 用户反馈非真实画
用户普遍因为互联网的匿名性,会产生去抑制化心理,在互联网的行为举止与行事风格,与现实可能有极大的反差,会做出与现实不符合的行为,经过分析,广告主会因为大数据不真实的用户画像而投放错误的广告。也会引起用户的反感,何况用户更不会去购买广告上的产品。
一个注重用户体验,真切为用户服务的浏览器是要站在用户角度考虑的。弹窗小广告盛行足以说明,目前国内主流的浏览器大都为了广告的利润并没有考虑用户在广告投放方面的态度。既然广告可以精准投放,那么用户对于反感的广告,也理应能够精准消除。精准消除的概念是,在任何页面包括浏览器首页突然跳出窗口、底部出现下载提示、分发的内容有不喜欢的广告出现,用户可以有权消除任意广告,并上传到大数据与其他用户共享,再经过云计算,广告如果被标记消除的频率过高则不会显示在其余用户的手机上。
并且与精准投放不同的是,精准消除的权利应该把握在用户手中,达到广告主与用户之间的平衡。广告主既能在广告业务上继续盈利,但用户也不会过分反感广告,因为用户其实也参与了筛选广告的行为,间接地提供广告质量。浏览器理应提供这一功能,但目前主流的浏览器都不具备。
夸克浏览器首页摒弃了如今主流浏览器界面的三部分模式(搜索引擎+导流网站+内容分发),只留下搜索框,强调功能引导性,首先从界面上直接消除了可投放广告的板块。其次夸克推出的消除广告的功能,用户在浏览网页内容时遇到广告,可以有权标记,被标记后的广告会立即消失,这对于一些饱受推送广告困扰的用户无疑是个福音。
标记广告后,广告会立即不见了
用户通过对广告的精准消除,既能充分保护好自己的隐私,不再看到反感的广告内容,净化浏览器的页面,也因为广告的消除加载网页速度变快,运行流畅,出现卡顿、死机等情况的概率变少,从而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笔者比较了夸克浏览器与4款主流浏览器的打开速度,在相同的条件下,夸克浏览器打开用时是0.8秒,而主流浏览器打开完全加载出内容时分别用了2.2秒、1.9秒、2.6秒,还有一款有前置广告3秒,足足用了6秒。而在打开网页方面,夸克消除广告后再重新打开,用时在加载完全的情况下少了0.5秒。
大数据的时代流量为王,有流量就有变现的可能,而流量的变现主要通过广告投放来完成。浏览器投入了巨大的成本,刚开始为了争夺用户纷纷站在用户的立场,从而掌握了一般APP所不具有的流量优势,但切勿在获取了巨大的用户数量后,便忽视用户的权益,尤其是对广告的选择权,大量投放所谓的“精准广告。只有真心服务于用户,勿忘初心,才会有更好的用户黏度。所以,以夸克为代表的手机浏览器能推出精准消除广告的功能,这对于用户和浏览器来说,都是共赢的事情。
数据分析咨询请扫描二维码
若不方便扫码,搜微信号:CDAshujufenxi
在数据科学的广阔领域中,统计分析与数据挖掘占据了重要位置。尽管它们常常被视为有关联的领域,但两者在理论基础、目标、方法及 ...
2025-02-05在数据分析的世界里,“对比”是一种简单且有效的方法。这就像两个女孩子穿同一款式的衣服,效果不一样。 很多人都听过“货比三 ...
2025-02-05当我们只有非常少量的已标记数据,同时有大量未标记数据点时,可以使用半监督学习算法来处理。在sklearn中,基于图算法的半监督 ...
2025-02-05考虑一种棘手的情况:训练数据中大部分样本没有标签。此时,我们可以考虑使用半监督学习方法来处理。半监督学习能够利用这些额 ...
2025-02-04一、数学函数 1、取整 =INT(数字) 2、求余数 =MOD(除数,被除数) 3、四舍五入 =ROUND(数字,保留小数位数) 4、取绝对值 =AB ...
2025-02-03作者:CDA持证人 余治国 一般各平台出薪资报告,都会哀嚎遍野。举个例子,去年某招聘平台发布《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 ...
2025-02-02真正的数据分析大神是什么样的呢?有人认为他们能轻松驾驭各种分析工具,能够从海量数据中找到潜在关联,或者一眼识别报告中的数 ...
2025-02-01现今社会,“转行”似乎成无数职场人无法回避的话题。但行业就像座围城:外行人看光鲜,内行人看心酸。数据分析这个行业,近几年 ...
2025-01-31本人基本情况: 学校及专业: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应用统计 实习经历:快手数据分析、字节数据分析、百度数据分析 Offer情况:北京 ...
2025-01-3001专家简介 徐杨老师,CDA数据科学研究院教研副总监,主要负责CDA认证项目以及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类课程的研发与授课,负责过中 ...
2025-01-29持证人简介 郭畅,CDA数据分析师二级持证人,安徽大学毕业,目前就职于徽商银行总行大数据部,两年工作经验,主要参与两项跨部 ...
2025-01-282025年刚开启,知乎上就出现了一个热帖: 2024年突然出现的经济下行,使各行各业都感觉到压力山大。有人说,大环境越来越不好了 ...
2025-01-27在数据分析的世界里,“对比”是一种简单且有效的方法。这就像两个女孩子穿同一款式的衣服,效果不一样。 很多人都听过“货比三 ...
2025-01-26数据指标体系 “数据为王”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当前,数据信息不再仅仅是传递的媒介,它成为了驱动经济发展的新燃料。对于企业而 ...
2025-01-26在职场中,当你遇到问题的时候,如果感到无从下手,或者抓不到重点,可能是因为你掌握的思维模型不够多。 一个好用的思维模型, ...
2025-01-25俗话说的好“文不如表,表不如图”,图的信息传达效率很高,是数据汇报、数据展示的重要手段。好的数据展示不仅需要有图,还要选 ...
2025-01-24数据分析报告至关重要 一份高质量的数据分析报告不仅能够揭示数据背后的真相,还能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洞察和建议。 年薪70 ...
2025-01-24又到一年年终时,各位打工人也迎来了展示成果的关键时刻 —— 年终述职。一份出色的年终述职报告,不仅能全面呈现你的工作价值, ...
2025-01-23“用户旅程分析”概念 用户旅程图又叫做用户体验地图,它是用于描述用户在与产品或服务互动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个阶段、触点和情 ...
2025-01-22在竞争激烈的商业世界中,竞品分析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聊聊数据分析师写竞品分析的那些事儿。 一、明确 ...
2025-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