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分析:女神为什么嫁得更差
就像查理·芒格所说的,所有科学几乎都可以相互解释,比如物理学可以解释政治事件,生物学可以解释经济领域的问题。当然,用经济学工具解释经济现象会比生物学效率更高,这也正是经济学存在的意义所在。
作为一个研究理财问题的写作者,我相信用理财学原理可以解释人生中的很多问题。理财可以把那些难以量化的指标放在一个可比的坐标下,让人们面对一些摸不着头脑的问题的时候,思路更加清晰一点。
总的来说投资理财要解决的问题有点像一个系统集成商要解决的问题。—当然,这也许是我的一种偏执,正所谓,手里拿着锤,看谁都像钉。
比如,婚姻问题就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理财范畴的话题。我以前在一个理财杂志工作的时候,就发现婚姻对很多人的理财观几乎有着里程碑一样的意义,而且婚姻的确也对人们的个人财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我最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一些很不错的年轻人,这些人用庸俗的标准来衡量他们异性配偶的“条件”是否很棒—在这,就先不讨论同性恋问题了。—但是,他们往往结婚很晚,而且最后的婚姻对他们的个人财富影响—这种个人财富影响不只是物质上的,也包括我们以前说过的个人社会财富—也不如想象中那么理想。
一个和我年龄差不多的朋友就是这样一种人。他需要找个女人结婚,但是当他遇到个女士,他对那个女士的看法总是:感觉不是很满意,但有总比没有好的那种程度—相信我,有的配偶真的还不如没有—他希望两个人的交往顺理成章地发展下去,但那个女士也有自己的想法,希望他对自己更加“用心”一点,其实也就是需要他付出更多的成本,不管是物质上的还是精力上的。
这个朋友比较苦恼,我明白他的意思,他因为成本付出有限被拒绝而苦恼,又觉得眼前这个女人不值得他花大成本去追求。这种矛盾的心情让他结婚很晚,而且即使结婚了,我也怀疑他婚姻的幸福程度。
这位朋友的求偶心态,安个最合适的名字应该叫“恋爱成本吝啬”。这种成本吝啬除了因为这个人自视比较高之外,从行为学上也可以找到共同的原因。麻省理工学院的丹·艾瑞里和申吉英教授曾经做过考查人们对选择权态度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保留选择的可能性是人类的一种偏好。
艾瑞里他们做的实验是这样的:他们设计了一个程序,这个程序会在电脑屏幕上出现3个不同颜色的方框,实验参与者用鼠标点击这三个方框会得到不同额度美元的奖励,每个参与者有权点击鼠标100次。而这三个方框所代表的奖励区间是不同的,参加实验者会被告知实验的目的是看哪个人得到的奖励最多。实验还有一个附加的规则,如果某个方框连续12次未被点击,它就会在屏幕上永久消失。参加实验的都是麻省理工学院好胜的年轻学生,即使参加点击那些方框最终的奖励不多,但他们都想成为一个神秘实验的胜利者。其实每个参与者通过几次连续点击就能找到某个方框所在的奖励区间大于其他两个方框,但是当他们看到未被点击的框越来越小,快要消失的时候,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还是禁不住把一次点击的机会浪费在那个低得分的方框上。后来艾瑞里把三个方框的奖励额度差距拉大了一些,结果还是如此。
如果恋爱可以像投资那样平均把成本同时投入到不同的项目中去,我相信很多人会这么去做的。但是这里有个问题,那就是一夫一妻制已经成为一种被社会普遍认同的行为规范,同时和几个异性发生恋爱关系会使这个成本吝啬者获得很低的社会评价,有的甚至发生法律纠纷。这明显让那些成本吝啬者得不偿失,所以,这些家伙被迫把成本按照时间顺序平均分配。
这种选择其实有点像香港赛马会上的那些最后孤注一掷的赛马赌徒。其实不论是在香港还是英国,都有过这样的统计,比如一次赛马会有12场比赛,总是最后一场下注的额度比前边几场都大。造成这种大尾巴的原因就是这些赌徒中有很多成本吝啬者。大尾巴赌徒的心理账户虽然已经做出决定要把当天带来的所有钱全花到这次赛马会上,但是他们总是不能决定到底对哪匹马下大注,随着时间的推移决定在最后一次下注中孤注一掷。当然这些人的赌赛马成绩平均来说,就像那些恋爱成本吝啬者一样,也是比较差的。
不管是恋爱成本吝啬还是大尾巴赌徒,他们在选择时都遇到了一个难题:如何按照时间来平均分配成本。按时间来分配成本的取舍难度要大于投资中的平均分配成本,这是因为多元投资平均分配成本,对投资者的精力分散是比较有限的,而且投资收益是一种线性累加,也就是说一个投资者的总收益要看他在多项投资上的投资总收益;而按照时间来分配成本的人,由于他们无法预测未来,所以他们为保留多种选择而付出的成本绝大多数都成了沉没成本,这大大稀释了他们的最后的投资收益。被迫选择在最后一次下注中下大注,也完全是非理性的瞎蒙,对于赌赛马和恋爱都是一样的。
另一方面,恋爱成本吝啬者比大尾巴赌徒还存在一个劣势,那就是恋爱成本吝啬者的“资产”基本是在贬值的,而大尾巴赌徒兜里的钱不会在短短的一次赛马会上因通货膨胀贬值。恋爱成本吝啬者的所谓资产贬值的意思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异性的平均吸引力是在降低的。这有点像那些公司的固定资产折旧那样,在开始的时候这种折旧是不太容易发现的,而过一段时间,你会发现这种资产的确不那么值钱了。女性魅力的最高点,这是个非常难以测量的数值,而且因人而异差别很大,有的人在一个尖点上会坚持很久,比如范冰冰。但是也有的人只是昙花一现,即使是和自己相比,她们的最棒的时刻也只是那么一两年。毁掉这种魅力尖点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衰老、社会活动能力下降以及由于活得比较拧巴而造成的怪癖和坏脾气。如果你觉得我的这种表达还不够鲜活,其实可以看一下那个美剧《欲望都市》看看那些曾经的女神是怎样的,只是这个社会对她们的态度没有剧中那么友善。
数据分析咨询请扫描二维码
若不方便扫码,搜微信号:CDAshujufenxi
“最近复购率一直在下降,我们的营销力度不小啊,为什么用户还是走了?” “是不是广告投放的用户质量不高?还是我们的产品问题 ...
2025-02-21以下文章来源于数有道 ,作者数据星爷 SQL查询是数据分析工作的基础,也是CDA数据分析师一级的核心考点,人工智能时代,AI能为 ...
2025-02-19在当今这个数据驱动的时代,几乎每一个业务决策都离不开对数据的深入分析。而其中,指标波动归因分析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无论是 ...
2025-02-18当数据开始说谎:那些年我们交过的学费 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景?熬了三个通宵做的数据分析报告,在会议上被老板一句"这数据靠 ...
2025-02-17数据分析作为一门跨学科领域,融合了统计学、编程、业务理解和可视化技术。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经验的从业者,系统化的学习路 ...
2025-02-17挖掘用户价值本质是让企业从‘赚今天的钱’升级为‘赚未来的钱’,同时让用户从‘被推销’变为‘被满足’。询问deepseek关于挖 ...
2025-02-17近来deepseek爆火,看看deepseek能否帮我们快速实现数据看板实时更新。 可以看出这对不知道怎么动手的小白来说是相当友好的, ...
2025-02-14一秒精通 Deepseek,不用找教程,不用买资料,更不用报一堆垃圾课程,所有这么去做的,都是舍近求远,因为你忽略了 deepseek 的 ...
2025-02-12自学 Python 的关键在于高效规划 + 实践驱动。以下是一份适合零基础快速入门的自学路径,结合资源推荐和实用技巧: 一、快速入 ...
2025-02-12“我们的利润率上升了,但销售额却没变,这是为什么?” “某个业务的市场份额在下滑,到底是什么原因?” “公司整体业绩 ...
2025-02-08活动介绍 为了助力大家在数据分析领域不断精进技能,我们特别举办本期打卡活动。在这里,你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在线学习,让 ...
2025-02-071、闺女,醒醒,媒人把相亲的带来了。 我。。。。。。。 2、前年春节相亲相了40个, 去年春节相亲50个, 祖宗,今年你想相多少个 ...
2025-02-06在数据科学的广阔领域中,统计分析与数据挖掘占据了重要位置。尽管它们常常被视为有关联的领域,但两者在理论基础、目标、方法及 ...
2025-02-05在数据分析的世界里,“对比”是一种简单且有效的方法。这就像两个女孩子穿同一款式的衣服,效果不一样。 很多人都听过“货比三 ...
2025-02-05当我们只有非常少量的已标记数据,同时有大量未标记数据点时,可以使用半监督学习算法来处理。在sklearn中,基于图算法的半监督 ...
2025-02-05考虑一种棘手的情况:训练数据中大部分样本没有标签。此时,我们可以考虑使用半监督学习方法来处理。半监督学习能够利用这些额 ...
2025-02-04一、数学函数 1、取整 =INT(数字) 2、求余数 =MOD(除数,被除数) 3、四舍五入 =ROUND(数字,保留小数位数) 4、取绝对值 =AB ...
2025-02-03作者:CDA持证人 余治国 一般各平台出薪资报告,都会哀嚎遍野。举个例子,去年某招聘平台发布《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 ...
2025-02-02真正的数据分析大神是什么样的呢?有人认为他们能轻松驾驭各种分析工具,能够从海量数据中找到潜在关联,或者一眼识别报告中的数 ...
2025-02-01现今社会,“转行”似乎成无数职场人无法回避的话题。但行业就像座围城:外行人看光鲜,内行人看心酸。数据分析这个行业,近几年 ...
2025-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