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13121318867

登录
首页精彩阅读大数据利用与隐私保护期待两全_数据分析师
大数据利用与隐私保护期待两全_数据分析师
2015-03-02
收藏

“身份定位”下的舆论之探 大数据利用与隐私保护期待两全


2月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相关负责人介绍,账号管理将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重点解决前台名称乱象问题。

  此前,国家网信办移动网络管理局相关负责人曾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除了即时通讯实名制之外,2015年将全面推进网络真实身份信息的管理,对包括微博、贴吧等均实行实名制,同时加大监督管理执法的力度。

  相比PC端,智能手机的普及让舆论场在每个用户手中生成。手机的专属性让移动互联网有了实名制的特征。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在带来低成本连接、方便信息处理的同时,也悄然改变着舆论场中的游戏规则。

  在一个人人可以响亮发声的时代,如何引导网民合理使用“拇指话语权”,营造洁净的网络舆论环境?又如何在人人被“身份定位”的环境中,使大数据利用与隐私保护得以两全?这些,都有赖于移动互联网规则的重新建构。

  移动互联推动实名

  在PC时代,网络用户的标识是虚拟的IP,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个手机是专属的,网络行为与用户的真实行为关联性高

  “自由的鸟1977”,是安徽省阜阳市交警支队工作人员王鹏的网名。他在网民中拥有较高的信誉度,被誉为阜阳交警的网络代言人。

  不为人知的是,这位代言人也曾动过“罢工”的念头。他说,有些人在现实生活中彬彬有礼,带上网络面具后却变得暴虐。“在拒绝某论坛负责人消除车辆违章的无理要求后,总有匿名网民追着谩骂,让我特别寒心。”

  网络空间的隐匿性给嘲讽、辱骂等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不正常的舆论生态,让未成年人也成为受害者。2013年,林妙可在微博上发表帮服务员下火锅面的照片,竟引来一些网民的污言秽语。针对林妙可受辱事件,重庆966966文明热线发起一项有关网络语言暴力的调查,发现有84%的重庆网民网上被骂过。

  微博名人、北大教授张颐武曾在微博中表达担忧:网络言论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专业意见不可能是非此即彼的,这不对“极端”的胃口,可能遭骂。这就造成在公共舆论场上,专业的、理性的不敢讲、不愿讲,骂人的、瞎说的随便讲、放开讲。网络上理性的思考淹没在情绪化、碎片化的暴力文字中,负面作用不可谓不大。

  回顾论坛上的遭遇,王鹏认为,如果论坛注册时要求实名,“穿着马甲到处咬人”的现象或许就不会发生。

  网络能否实施实名制?2002年,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提出网络应当实名,一语激起千层浪。十年间,网络实名制从是否应该的争议,到前台自愿、后台强制的“破冰”,再到如今的全面推进,它已经以一种大多数人认可的方式,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有效规则。

  “在PC时代,网络用户的标识是IP地址,但虚拟的IP与现实中的人并不绑定。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个手机是专属的,网络行为与用户的真实行为直接关联。”国家网信办副主任彭波说,手机与个人用户的直接关联,导致在PC互联网时代一直没有彻底实施的“网络实名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一夜之间实现了。

  国家网信办移动网络管理局负责人徐丰介绍,2014年年底对即时通信工具管理进行的复核结果显示,目前微信真实身份注册的比例已经超过80%,其中新用户注册的实名比例达到100%;其他即时通信工具的真实身份注册比例都在90%以上。

  舆论生态步入正轨

  有了清晰的身份认证,有了明确的追责机制,发声前多考虑、细思量,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发言更负责任

  现在,王鹏已很少登陆论坛及博客了。他随身携带两部手机,通过微博、微信账号,随时与网民沟通。“微信微博都需要实名,很少有人谩骂。遇到不理智的言论,点击‘举报’就行。网上舆论环境比以前好太多了。”

  一叶知秋。王鹏对网络舆论环境的感触,与全国网络大环境的走势趋同。

  2010年9月,依据工信部有关规定,手机实名制开始推行。2013年9月1日,工信部实施《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规定》,规定用户在办理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无线上网卡等入网手续时,需提供有效证件进行身份信息登记,扩大了实名制实施范围。手机实名制,成为实现网络实名制的关键之举。

  早在2012年,国内几大微博网站相继宣布3月16日后开始实施微博实名制,采用“前台自愿、后台强制”的原则;2014年8月,国家网信办出台“微信十条”,宣布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将实行“后台实名制”后,各种举措接踵而至。国家网信办提出,明确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企业的主体管理责任,让企业自查自纠,并关闭一批违法违规账号。

  人民网发布的《2014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认为,随着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逐步完备,网站平台加强管理,网民自律及社会公序良俗的约束,网络空间更加清朗,正能量的传播成为网上舆情的“新常态”。

  “过去网上发言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无理宣泄、人身攻击的低风险让一些人在网上肆无忌惮。现在有了清晰的身份认证,有了明确的追责机制,每人都应该对自己的发言负责。虽然言论开放,但应该拒绝人格侮辱与人身攻击。”业内专家认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发声前多考虑、细思量,有利于形成更加理性的舆论环境。

  “网络实名不仅让人们在网上发言慎重一些,对中国互联网还有更大的意义。网络实名使中国互联网商业价值大幅度提升,商业环境大幅度改善,也使得舆论生态趋于改良,网上舆论更健康理性,”彭波指出,在移动的“实名”舆论场,需要“移动舆论场的互联网思维”,即利用大数据对老百姓的需求有精准的了解,主动发声,真情服务,把老百姓纳入自己的“圈子”。

数据分析咨询请扫描二维码

若不方便扫码,搜微信号:CDAshujufenxi

最新资讯
更多
客服在线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