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13121318867

登录
首页职业发展大数据征信:开放共享还是画地为牢
大数据征信:开放共享还是画地为牢
2015-03-23
收藏

大数据征信:开放共享还是画地为牢_数据分析师


导语:腾讯征信总经理助理杜弘日前表示:原始数据不可能开放,任何机构都不可能做到这一点。未来金融机构可以同时采用腾讯征信和芝麻信用的服务,并结合自身的数据模型来判断客户信用水平。

  今年初央行公布八家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机构以来,大数据征信成为行业热议的话题。八家机构中,腾讯旗下的腾讯征信和阿里巴巴旗下的芝麻信用,因为各自掌握中国最大规模的互联网数据而备受关注。

  两家是否有可能合作共赢,共同把大数据征信的蛋糕做大呢?腾讯总经理助理腾讯征信总经理助理杜弘日前在谈到这一话题时,给出的答案是不可能: 原始数据不可能开放,任何机构都不可能做到这一点。未来金融机构可以同时采用腾讯征信和芝麻信用的服务,并结合自身的数据模型来判断客户信用水平。

  大数据征信一个关键是数据量的大小。不论是腾讯征信还是芝麻信用,均强调自身在数据量上的优势。腾讯的社交应用QQ和微信分别拥有8亿和5亿的活跃用户,此外腾讯在游戏、视频等领域也积累了大量数据。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网注册用户数达5亿,每天有超过6000万的固定访客,支付宝用户超过3亿。两者各有所长,有很强的互补性。腾讯的优势是非结构化的社交数据,而阿里巴巴手中的交易数据与金融的关系更密切一些。如果两家能够采取开放心态进行数据共享,大数据征信将准确且高效。

  这样的美好前景在国内看起来似乎不太现实,鉴于腾讯和阿里巴巴此前在电商、支付等领域各自画地为牢、互相封杀的前科,很难想象它们会在征信领域摒弃门户之见,开放最珍视的数据。点融网创始人郭宇航说,以前它们没有牌照,还可能出现一个第三方来整合各家数据,现在两家都有了牌照,这个可能性也没有了。

  在征信业发达的美国,数据开放是行业基石之一,美国三大征信局之间数据都是共享的,它们之间的竞争是对于数据的管理、加工、保护、风险判断的竞争。

  美国三大征信局之一的Experiann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姚诚彰曾对媒体说,“数据只有流通才有价值”,但国内很多征信机构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总有一天,它们将不得不打破自己推崇备至的“闭环”,去推动数据共享。

  日前,考拉征信总裁李广雨表达了类似看法。他认为,未来大数据征信的核心竞争力不是数据规模,而是对数据的理解和运用。如果腾讯或阿里拒绝数据开放共享,征信就变成了他它们各自业务的一个环节而已,从而不可能成长为独立可靠的第三方征信机构。考拉征信也是央行批准的八家开展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机构之一。

  杜弘则认为,腾讯征信给出的征信报告会对用户各项信用指标进行评分,在这个意义上共享腾讯的数据,“腾讯征信与监管机构和友商有充分的交流沟通,央行给我们牌照是希望我们互相竞争,把征信市场做大。”

数据分析咨询请扫描二维码

最新资讯
更多
客服在线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