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13121318867

登录
首页职业发展光伏企业标配大数据 互联网的潮流与诱惑
光伏企业标配大数据 互联网的潮流与诱惑
2015-04-13
收藏

光伏企业标配大数据 互联网的潮流与诱惑


“目前大家都在谈论互联网化,从实际上来说光伏互联网是要有真实的网点来支撑,这些网点就是一个个分布式或是地面电站。固然模式现在很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将模式变成现实。”

当2015年光伏电站的规模被公布时,超预期的规模让业内的激情再次被点燃。

3月16日,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下达2015年光伏发电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2015年下达全国新增光伏电站建设规模1780万千瓦,比2月份征求意见稿时的1500万千瓦提高近300万千瓦,比上一年中国实际完成的装机量1060万千瓦高出600多万千瓦。这一数字如果按期实现,中国将超越德国。

而当“互联网+”这把火开始向各家光伏企业、新能源产业蔓延,越来越多的资金开始重新关注这个行业,一个新的入口似乎正被打开。

“当下众多的光伏公司正在不同程度上拥抱互联网。”一直致力于分布式电站开发的航禹太阳能董事欧文凯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样说道,“近些年圈里的人都在试图将互联网的思维和光伏产业进行结合,目前已经有公司初具成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一时间,拥有一套大数据系统似乎成为了光伏电站企业们的标配,而互联网金融也在通过各种方式帮助解决电站建设的融资难题,光伏产业正在开始和互联网快速融合。

新浪潮:光伏互联网

2014年9月,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提出“构建能源互联网的概念”,几个月后,他所写的《全球能源互联网》一书面试。

不论是在论坛还是在书中,刘振亚始终坚持一个观点:全球能源互联网将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通道),以输送清洁能源为主导,全球互联泛在的坚强智能电网。

作为中国智能电网的先行者,国家电网对智能电网的发展进行了持续探索。不过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仅仅依靠国家电网,中国能源互联网还不能完全覆盖,需要很多在国网体系以外的能源电力企业参与能源互联网的建设,而光伏产业正是最主要的清洁能源之一。

今年,在李克强总理的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互联网+”概念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与此同时,能源领域已经开始探索开拓有利于产业发展的互联网道路。

航禹太阳能董事欧文凯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互联网正在不断颠覆着各种产业,其中小米的爆发式成长更加触动行业内的人士。”

据了解,目前从光伏全产业链上来看,行业中正掀起了一场从制造端、应用端,到融资租赁等环节的光伏互联网浪潮。这番热情的背后,则是巨大的清洁能源市场。

刘振亚在《全球能源互联网》一书中提出,到2050年基本建成全球能源互联网的目标。届时,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80%左右,每年可替代相当于240亿吨标准煤的化石能源,减排二氧化碳670亿吨、二氧化硫5.8亿吨,全球能源碳排放115亿吨,仅为2009年的50%左右,可以实现全球温升控制在2℃以内的目标。同时,全球能源互联网累计投资将超过100万亿美元

其中,光伏在清洁能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未来的光伏市场可想而知。在欧文凯看来,众多光伏企业在剖析自身优势之后,都在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光伏互联网之路,自然表现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

新平台:借力大数据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目前中国光伏行业和行业外的资本,都将目光集中到了地面电站和分布式光伏电站上来,因为电站建成并且并网发电之后能够带来几十年持续的收益,而电站的转换率成为一个电站效益高低的关键。

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累计的光伏装机总量在28.05GW左右,而按照运维成本一般占光伏电站收入的8%来计算,每年光伏电站运维市场规模将接近34亿元。

根据此前国家能源局下发的一则《关于下达2015年光伏发电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披露,2015年全国新增光伏电站建设规模从征求意见稿时的15GW正式调整为17.8GW。

这就意味着未来中国市场将会出现更多的光伏电站,这也从另一方面向电站的运营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当下国内光伏装机的速度,这一市场空间将有着很大的想象空间。

4月1日,国内的逆变器龙头阳光电源[0.00% 资金 研报]宣布与“阿里云”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基于全新发布的“智慧光伏云iSolarCloud”平台,共同推动新能源向“互联网+”的产业革新。

此次阳光电源涉足互联网,将公司近20年逆变器生产、太阳能电站运维管理采集的大数据的互联网化,被行业认为是光伏互联网合作迈出坚实的一步。

“光伏发电将从单一的电站管理进入集团化电站管理阶段。”阳光电源副总裁赵为指出。

阳光电源方面有关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公司仅一项新型的智能精准解决方案,预计每年就可为光伏电站提升3%-7%的收益。未来,阳光电源将融合企业太阳能电站的运维管理经验以及全球领先的系统设计能力和产品技术,通过阿里云提供海量的计算、存储和网络连接能力,向太阳能电站提供智能运维服务。

实际上不仅仅是阳光电源,产业龙头和第三方企业都在通过各种方式期望能够借助大数据让光伏电站能够产生最高的效益。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光伏行业龙头协鑫集团目前已经建成和布局“六位一体”能源微网、清洁能源电商交易平台、能源智能建筑、区域能源互联中心、能源+互联网金融等领域。在从多晶硅到光伏电站全产业链生态圈的构建中,互联网将成为其整合金融、产业、市场及服务等各种资源的重要工具。

此外,数月前,作为能源互联网技术服务提供商的远景能源推出了以太阳神名字“阿波罗”命名的第三方光伏电站管理云平台。

“目前大家都在谈论互联网化,从实际上来说光伏互联网是要有真实的网点来支撑,这些网点就是一个个分布式或是地面电站。”保利协鑫副总裁吕锦标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固然模式现在很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将模式变成现实。”

新玩法:嫁接互联网金融

迈哲华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咨询总监曹寅表示:“从可行性和必要性来说,在中国,能源互联网最先落实的应该是坚强智能电网和分布式光伏。”

在曹寅看来,分布式光伏具有众多优势。首先,同集中式发电相比,分布式光伏倡导“就近发电,就近并网,就近转换,就近使用”的原则,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同等规模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同时还有效解决了电力在升压及长途输电中的损耗问题,通过在需求现场灵活满足用户对能源的不同需求,实现能源精益化生产和消费。

此外,分布式光伏电站还具备占地面积小、初始投资和后期运维成本规模较小、建设周期短、灵活智能、便于控制等优点,能够对大电网、远距离供电形成有益的互补和替代,未来发展到一定比例时能够有力促进智能微网的发展。

不过从目前国内的光伏电站的规模上来看,分布式电战所占到的比例却很小,在我国市场难以扩张。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融资渠道差并且融资的成本颇高。和欧美等国家的项目相比,我国光伏项目的融资利率一般要高出2-4倍。

从大背景而言,我国金融体制、银行体系、融资模式等方面相比较国外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对于分布式光伏这样的新兴项目,金融系统的认知和接纳能力还有限,导致许多项目在资金方面存在很大的压力。

与此同时,之前一些光伏电站建设中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也让融资机构对光伏项目开始逐渐慎重。此外,标准体系不够健全也使得金融机构参与存在操作层面的障碍。

近日由制造商、电站运营商、金融机构以及第三方研究机构成立的中国光伏电力投融资联盟,也从侧面说明行业内都在自行积极为光伏融资解难解困。

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介入,或让光伏融资难的问题得到真正解决。

原江西赛维董事长,现任SPI阳光动力能源互联网股份公司董事长的彭晓峰,在经历过制造业之后,开始研究金融问题,在调查了多个发达市场的案例之后他发现,电力投资是所有投资里面回报最安全的。

“基本上欧洲、美国大量的电站资产,是持有在基金、银行和保险基金手上,因为资产回报非常稳定。目前太阳能资产评级跟国家的国债是一个级别的。我们希望怎么把中国的稳定收入的电力资产回报给老百姓。所以决定回国筹备有中国特色的光伏融资产品——绿能宝。”他在4月2日的一次行业探讨会上介绍说。

绿能宝目前的模式是,用户按份购买已经建好或者待建的太阳能电站电池板,然后按月稳定收取光伏电站发电产生的收益,建好的为9%,待建的为10%。作为国内首款以光伏电站为投资标的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绿能宝上线两个月的融资额就达将近2亿元。

彭晓峰表示绿能宝是解决中国分布式发电电站建设融资难的平台,希望借此把互联网金融和新能源结合在一起。

数据分析咨询请扫描二维码

最新资讯
更多
客服在线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