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整理编写的R语言常用数据分析模型的模板,原文件为Rmd格式,直接复制粘贴过来,作为个人学习笔记保存和分享。
I. 单因素方差分析
#用data frame的格式输入数据
medicine <- data.frame(
Response=c(7,5,3,1,6,5,3,3,7,9,9,9,4,3,4,3),
Treatment=factor(c(rep(1,4),rep(2,4),rep(3,4),rep(4,4)))
)
#各组样本大小
table(medicine$Treatment)
#各组的均值
aggregate(medicine$Response,by=list(medicine$Treatment),FUN=mean)
#各组的标准差
aggregate(medicine$Response,by=list(medicine$Treatment),FUN=sd)
#调用aov函数进行方差分析(检验组间差异)
medicine.aov <- aov(Response ~ Treatment,data=medicine)
#summary提取方差分析的结果
summary(medicine.aov)
分析上述计算结果,Df表示自由度,Sum Sq 表示平方和,Mean Sq 表示均方,F value 是F值,Pr(>F)是p值,A即为因子A,Residuals 是残差。
但是我们注意到,这个结果并不完整。直接用summary()函数时候,只有因素A和误差两行,没有总和,这里编个小程序(anova.tab.R)作改进,计算方法为:将summary函数得到表中的第一行与第二行求和,得到总和行的值。
#anova.tab.R程序
anova.tab <- function(fm){
tab <- summary(fm)
k <- length(tab[[1]]-2)
temp <- c(sum(tab[[1]][,1]),sum(tab[[1]][,2]),rep(NA,k))
tab[[1]]["Total",] <- temp
}
将anova.tab.R函数保存在工作目录中。
getwd()
#利用anova.tab.R函数,得到完整的方差分析表
source("anova.tab.R");anova.tab(medicine.aov)
#画图
plot(medicine$Response~medicine$Treatment)
#绘制各组均值及其置信区间的图形
library(gplots)
plotmeans(medicine$Response~medicine$Treatment,xlab = "Treatment",ylab = "Response",main = "Mean Plot\nwith 95% CI")
1.多重比较
ANOVA对各疗法的F检验表明,4种药品用于缓解术后疼痛的疗效不同,但是并不能得出哪种药品疗法与其他不同。多重比较可以解决这个问题.e.g. TukeyHSD()函数提供了对各组均值差异的成对检验;multcomp包中的glht()函数提供了多重均值比较更为全面的方法,既适用于线性模型,也适用于广义线性模型;多重t检验方法针对每组数据进行t检验。代码如下:
TukeyHSD(medicine.aov)
#par()函数旋转轴标签,增大左边界面积,使标签摆放更美观。
par(las = 2)
par(mar = c(5, 8, 4, 2))
plot(TukeyHSD(medicine.aov))
图形中置信区间包含0的药品对比,说明差异不显著。
library(multcomp)
#为适合字母阵列摆放,par语句用来增大顶部边界面积
par(mar = c(5, 4, 6, 2))
tuk <- glht(medicine.aov, linfct = mcp(Treatment = "Tukey"))
#cld()函数中level选项为设置的显著性水平(这里的0.05对应95%置信区间)
plot(cld(tuk, level = 0.05), col = "lightgrey")
有相同字母的组(用箱线图表示)说明均值差异不显著。
多次重复使用t检验会增大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为了克服这一缺点,需要调整p-值。R软件调整p-值用的是p.adjust()函数,函数使用的不同参数代表不同的调整方法。
attach(medicine)
#求数据在各水平下的均值
mu<-c(mean(Response[Treatment==1]), mean(Response[Treatment==2]), mean(Response[Treatment==3]),mean(Response[Treatment==4])); mu
#作多重t检验。这里用到的pairwise.t.test()函数用来得到多重比较的p值
pairwise.t.test(Response, Treatment, p.adjust.method = "none")
#观察两个作调整后的p值的情况。p.adjust.method()函数的参数也可换为"hochberg","hommel","bonferroni","BH","BY","fdr"等。
pairwise.t.test(Response, Treatment, p.adjust.method = "holm")
#绘制箱线图
plot(medicine$Response~medicine$Treatment)
从上述结果可见,124无显著差异,3与124均有显著差异,即缓解疼痛的4种药品,3与124有显著差异,124间差异不显著
2.评估检验的假设条件
拟合结果的可信度来源于,做统计检验时数据满足假设条件的程度
(1)误差的正态性检验
单因素方差分析中,我们假设因变量服从正态分布,各组方差相等。可用Q-Q图来检验正态性假设。拟合诊断如下:
library(car)
qqPlot(lm(Response ~ Treatment, data = medicine), simulate = TRUE,
main = "QQ Plot", labels = FALSE)
数据几乎都落在95%的置信区间范围内,说明满足正态性假设
也可用W检验(shapiro.test()函数)方法对数据作正态性检验
attach(medicine)
shapiro.test(Response[Treatment==1])
shapiro.test(Response[Treatment==2])
shapiro.test(Response[Treatment==3])
shapiro.test(Response[Treatment==4])
计算结果表明,数据在四种水平下的均是正态的
(2)方差的其次性检验
方差的其次性检验就是检验数据在不同的水平下方差是否相同,常用方法是Bartlett检验
#R里用bartlett.test()函数来提供Bartlett检验。另外还有Fligner-Killeen检验(fligner.test()函数)和Brown-Forsythe检验(HH包中的hov()函数)
bartlett.test(Response~Treatment,data=medicine)
p值0.1285>0.05,接受原假设,认为各组的数据是等方差的
方差其次性分析对离群点非常敏感,可用car包的outlierTest()函数来检测离群点
library(car)
outlierTest(medicine.aov)
从p值结果看,并没有证据说明该数据中含有离群点
根据Q-Q图,Bartlett检验和离群点检验,该数据似乎可以用ANOVA模型拟合得很好,这些方法反过来增强了我们对于所得结果的信心
数据的总体分布类型未知;或数据的总体分布类型已知,但不符合正态分布;或某些变量可能无法精确测量时,可以使用非参数统计方法.非参数统计是抛开总体分布类型不考虑,对总体参数不做比较,比较的是总体分布的位置是否相同的统计方法.秩和检验是非参数统计中一种经常使用的检验方法.这里的“秩”又可被称为等级,即按照数据大小排定的次序号.此次序号的总和被称为“秩和”.
方差分析过程需要满足若干条件,F检验才能奏效,可惜有时候采集到的数据并不能满足这样的要求。像两样本比较时一样,尝试将数据转换为秩统计量,因为秩统计量的分布与总体分布无关,这样就可以避开总体分布的要求.上述问题就可以通过数据的秩统计量就解决了。在比较两个以上的总体时,广泛使用的是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它是对两个以上样本进行比较的非参数检验方法。实质上,它是两样本的Wilcoxon方法在多于两个样本时的推广。
R软件提供了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函数为kruskal.test()
(3)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
medicine <- data.frame(
Response=c(7,5,3,1,6,5,3,3,7,9,9,9,4,3,4,3),
Treatment=factor(c(rep(1,4),rep(2,4),rep(3,4),rep(4,4)))
)
kruskal.test(Response~Treatment,data=medicine)
p值=0.0344<0.05,拒绝原假设,认为四种药物缓解疼痛效果有显著差异
该函数还有另外两种写法如下:
kruskal.test(medicine$Response,medicine$Treatment)
A <- c(7,5,3,1)
B <- c(6,5,3,3)
C <- c(7,9,9,9)
D <- c(4,3,4,3)
kruskal.test(list(A,B,C,D))
之后再对上述数据作正太检验和方差齐次检验,如果全部通过检验,则该数据也可以作方差分析
(4)Friedman秩和检验
在配伍组设计中,多个样本的比较,如果它们的总体不能满足正态性和方差齐性的要求,可采用Friedman秩和检验
Friedman秩和检验的基本思想与前面介绍的方法类似,但是配伍组设计的随机化是在配伍组内进行的,而配伍组间没有进行随机化。因此在进行Friedman秩和检验时,是分别在每个配伍组里将数据从小到大编秩,如果相同的数据取平均秩次。
r软件中,函数friedman.test()提供了Friedman秩和检验
medicine.matrix <- matrix(
c(7,5,3,1,6,5,3,3,7,9,9,9,4,3,4,3),
ncol = 4,dimnames = list(1:4,c("A","B","C","D"))
)
friedman.test(medicine.matrix)
该函数还有另外两种写法如下:
x <- c(7,5,3,1,6,5,3,3,7,9,9,9,4,3,4,3)
#4行4列,每行4个数据,总共16个
g <- gl(4,4)
b <- gl(4,1,16)
friedman.test(x,g,b)
medicine <- data.frame(
x=c(7,5,3,1,6,5,3,3,7,9,9,9,4,3,4,3),
g = gl(4,4),b = gl(4,1,16)
)
friedman.test(x~g|b,data = medicine)
3.单因素协方差分析(显著因素下的水平间差异检验)
单因素协方差分析(ANCOVA)扩展了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包含一个或多个定量的协变量。下面的例子来自于multcomp包中的litter数据集,怀孕小鼠被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接受不同剂量(0、5、50、500)的药物处理,产下幼崽的体重均值为因变量,怀孕时间为协变量。
(1)单因素ANCOVA
data(litter, package = "multcomp")
attach(litter)
#table()函数,看到每种剂量下所产幼崽数量并不同
table(dose)
#aggrgate()函数获得各组均值,可以发现未用药组幼崽体重均值最高
aggregate(weight, by = list(dose), FUN = mean)
fit <- aov(weight ~ gesttime + dose)
summary(fit)
由于使用了协变量,如果想要获取调整的组均值–即去除协变量效应后的组均值,可使用effects包中的effects()函数来计算调整的均值
library(effects)
effect("dose",fit)
(2)对用户定义的对照的多重比较
想得知具体哪种处理方式与其他不同,使用multcomp包来对所有均值进行成对比较(多重比较)
library(multcomp)
contrast <- rbind(`no drug vs. drug` = c(3, -1, -1, -1))
summary(glht(fit, linfct = mcp(dose = contrast)))
对照c(3, -1, -1, -1)设定第一组与其他三组飞均值进行比较。其他对照可用rbind()函数添加。从结果来看,假设检验的t统计量在p<0.05水平下显著,可以得出未用药组比其他用药条件下的出生体重高的结论
(3)评估检验的假设条件–检验同归斜率的同质性
ANCOVA与ANOVA相同,都需要正态性和方差齐次性假设,可用上述ANOVA的假设检验的相同步骤来检验。另外ANCOVA还假定回归斜率相同。ANCOVA模型包含怀孕时间*剂量的交互项时,可对回归斜率的同质性进行检验。交互效应若显著,则意味着时间和幼崽出生体重间的关系依赖于药物剂量的水平
library(multcomp)
fit2 <- aov(weight ~ gesttime * dose)
summary(fit2)
结果可以看到交互效应不显著,支持了斜率相等的假设。若假设不成立,可以尝试变换协变量或因变量,或使用能对每个斜率独立解释的模型,或使用不需要假设回归斜率同质性的非参数ANCOVA方法。(如sm包中的sm.ancova()函数)
(4)结果可视化
HH包中的ancova()函数可以绘制因变量、协变量和因子之间的关系图,代码如下:
library(HH)
ancova(weight ~ gesttime + dose, data = litter)
从图中可看出,用怀孕时间来预测出生体重的回归线相互平行,只是截距项不同。随着怀孕时间增加,幼崽出生体重也会增加。另外,还可以看到0剂量组截距项最大,5剂量组截距项最小。由于之前的设置,直线会保持平行,若用anvova(weight~gesttime*dose),生成的图形将允许斜率和截距项依据组别而发生变化,这对可视化那些违背回归斜率同质性的实例非常有用
II.双因素方差分析
1.不考虑交互作用
SAS自带数据集sashelp.class中包含了学生的姓名、性别与身高。导出数据存为csv格式,现在分析年龄与性别是否是影响体重的显著因素。该问题属于不均衡数据集的方差分析
class <- read.csv("class.csv",header=T)
#预处理表明该设计不是均衡设计(各设计单元中样本大小不一致)
table(class$Sex,class$Age)
#获得各单元的均值和标准差
aggregate(class$Weight,by=list(class$Sex,class$Age),FUN=mean)
aggregate(class$Weight,by=list(class$Sex,class$Age),FUN=sd)
#作双因素方差分析
class.aov <- aov(Weight ~ Sex+Age,data=class)
#调用自变函数anova.tab(),显示计算结果
source("anova.tab.R");anova.tab(class.aov)
根据p值不同说明年龄和性别对体重有显著影响
2.考虑交互作用
(1)3种方式对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
用interaction.plot()函数来展示双因素方差分析的交互效应
interaction.plot(class$Sex,class$Age,class$Weight, type = "b", col = c("red", "blue"), pch = c(16, 18), main = "Interaction between Dose and Supplement Type")
图形展示了各年龄下,学生体重的均值
或者用gplots包中的plotmeans()函数来展示交互效应
library(gplots)
plotmeans(class$Weight ~ interaction(class$Sex,class$Age, sep = ","),
connect = list(c(1, 3, 5), c(2, 4, 6)),
col = c("red", "darkgreen"),
main = "Interaction Plot with 95% CIs",
xlab = "Sex and Age Combination")
图形展示了均值、误差棒(95%CI)和样本大小
用HH包中的interaction2wt()函数来可视化结果,图形对任意顺序的因子设计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都会进行展示
library(HH)
interaction2wt(class$Weight ~ class$Sex*class$Age)
(2)有交互作用的方差分析
数据集fruit记录了在不同湿度和温度下某种植物的查处。这是一个双因素方差分析的情形。假设方差分析的假设条件满足,在显著性水平0.05的前提下,欲分析不同温度、不同湿度下产出是否有显著差异,以及温度和湿度的交互是否显著差异,如果交互有差异,分析在湿度一定的情况下,温度对产出的影响。
fruit <- read.csv("fruit.csv",header=T)
#output分别对于A、B、A&B的方差检验
fruit.aov <- aov(output_lbs ~ humidity+temperature+humidity:temperature, data=fruit)
source("anova.tab.R"); anova.tab(fruit.aov)
output对于A&B高度显著,说明交互效应显著
对于存在交互作用的两因素,我们应当固定一个因素的水平,对另一个因素的水平进行水平间差异检验?
library(effects)
effect("humidity",fruit.aov)
SUMMARY:方差分析是一种常见的统计模型,用于检验样本间均值是否相等。方差分析适用于处理因素类型为分类变量、响应变量类型为连续的情形。根据因素个数,方差分析可以分为单因素方差分析与多因素方差分析。在多因素方差分析中,要特别注意判断因素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此外,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设计合理的试验,在尽可能排除外部因素的干扰后,再对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这样结果会更准确。
write.csv(medcine,"test_medcine.csv")
write.csv(class,"test_class.csv")
数据分析咨询请扫描二维码
若不方便扫码,搜微信号:CDAshujufenxi
在数据分析领域,Excel作为一种普及率极高且功能强大的工具,无疑为无数专业人士提供了便捷的解决方案。尽管Excel自带了丰富的功 ...
2025-01-17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许多人都在寻找能让他们脱颖而出的职业。而数据分析师,作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的热门职业,自然吸引了 ...
2025-01-14Python作为一门功能强大的编程语言,已经成为数据分析和可视化领域的重要工具。无论你是数据分析的新手,还是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 ...
2025-01-10完全靠数据决策,真的靠谱吗? 最近几年,“数据驱动”成了商界最火的关键词之一,但靠数据就能走天下?其实不然!那些真正成功 ...
2025-01-09SparkSQL 结构化数据处理流程及原理是什么?Spark SQL 可以使用现有的Hive元存储、SerDes 和 UDF。它可以使用 JDBC/ODB ...
2025-01-09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数据已然成为企业的生命线。无论是科技公司还是传统行业,数据分析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商业决策以及未来 ...
2025-01-08“数据为王”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当前,数据信息不再仅仅是传递的媒介,它成为了驱动经济发展的新燃料。对于企业而言,数据指标体 ...
2025-01-07在职场中,当你遇到问题的时候,如果感到无从下手,或者抓不到重点,可能是因为你掌握的思维模型不够多。 一个好用的思维模型, ...
2025-01-06在现代企业中,数据分析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每天都有大量数据涌入,从社交媒体到交易平台,数据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生成。面 ...
2025-01-06在职场中,许多言辞并非表面意思那么简单,有时需要听懂背后的“潜台词”。尤其在数据分析的领域里,掌握常用术语就像掌握一门新 ...
2025-01-04在当今信息化社会,数据分析已成为各行各业的核心驱动力。它不仅仅是对数字进行整理与计算,而是在数据的海洋中探寻规律,从而指 ...
2025-01-03又到一年年终时,各位打工人也迎来了展示成果的关键时刻 —— 年终述职。一份出色的年终述职报告,不仅能全面呈现你的工作价值, ...
2025-01-03在竞争激烈的商业世界中,竞品分析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聊聊数据分析师写竞品分析的那些事儿。 一、明确 ...
2025-01-03在数据分析的江湖里,有两个阵营总是争论不休。一派信奉“大即是美”,认为数据越多越好;另一派坚守“小而精”,力挺质量胜于规 ...
2025-01-02数据分析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过程,从数据收集到分析结果应用,每一步都是对信息的提炼与升华。可视化分析结果,以图表的形式展 ...
2025-01-02在当今的数字化时代,数据分析师扮演着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如同现代企业的“解密专家”,通过解析数据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 ...
2025-01-02数据分析报告至关重要 一份高质量的数据分析报告不仅能够揭示数据背后的真相,还能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洞察和建议。 年薪 ...
2024-12-31数据分析,听起来好像是技术大咖的专属技能,但其实是一项人人都能学会的职场硬核能力!今天,我们来聊聊数据分析的核心流程,拆 ...
2024-12-31提到数据分析,你脑海里可能会浮现出一群“数字控”抱着电脑,在海量数据里疯狂敲代码的画面。但事实是,数据分析并没有你想象的 ...
2024-12-31关于数据分析师是否会成为失业高危职业,近年来的讨论层出不穷。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技术进步让人既兴奋又不安。今天,我们从 ...
2024-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