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13121318867

登录
首页职业发展大数据时代,让作家失业
大数据时代,让作家失业
2017-09-08
收藏

大数据时代,让作家失业

“想一想在商务谈判中,如果说坐在谈判桌对面的人,我们可以从他们的表情中读出他们情绪的话,肯定是很有价值的”

——Alex Pentland,百度百家THE BIG TALK第三期嘉宾

Pentland说的这句话中,并不是在指我们与他人沟通时所进行的察言观色,而是指通过可穿戴设备(这里很可能是一款头戴设备)来收集对方的数据,并通过算法和大数据分析来识别对方的情绪。

科技可以比你自己更了解你,可以看穿你的一切,这“恐怖”的时代,就像这期的百度百家THE BIG TALK主持人艾诚说的,“一个‘裸奔’的时代”。这仍然遥远,但大数据的的确确在入侵我们的生活。

不是你选择电影而是电影选择你

我们去电影院看电影,都会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而电影公司都希望迎合观众的喜欢制作电影,他们知道一些简单的逻辑,比如青春期少女和大妈都喜欢都教授,男性喜欢动作片等等。

但在大数据时代,电影在瞄准特定观众群上将变得前所未有的精确,以至于一部电影在放映之前就可以知道它会有多少观众,有哪些观众。一个知名的案例是《纸牌屋》,制作这部剧的Netflix知道这些观众喜欢什么样的情节,他们喜欢什么样的演员,他们喜欢什么样的观看方式,等等(相信还有很多参数),然后照着得到的数据制作了这部剧,结果大受欢迎。

想要准确地预测用户需求和喜好的不仅仅只有电影公司,走在前列的还有在线音乐和广告业,比如虾米音乐的推荐服务,它会根据你听过的歌,跳过的歌,关注的人等数据来为你推荐曲目,豆瓣FM也是如此。广告营销中的一个经典案例是,一家美国超市通过分析用户的购买行为,比用户的父母还早知道她怀孕的消息,从而提前寄出了DM广告。

这些都只是大数据的一些早期应用,真正的大数据时代,在Pentland眼中,是一个到处都是传感器和智能设备的世界,甚至是我们的身体里面。在这个世界,我们每个人都无时无刻都在产生海量的数据,而通过这些数据分析制作出来的电影,你肯定会看,因为你的需要已经被如此精准的定位。此时,你以为是自己在选择喜欢的电影,其实电影在制作之初就已经选择了你。这有什么不好呢?

让作家失业

无论是导演还是作家都不会否认,他们做出来的东西是给人看的,而他们也会自豪地表示,这是我的创意被人喜欢,即便他们时常遇到作品不受欢迎的情况。

然而在大数据时代,定位精准的产品和营销,保证了产品在推出之前就知道有人会买单。代价是,导演和作家都得遵循大数据安排。在这种情况下,作家不会丢掉工作,但他们都会失业,因为不再是创作者,和码农(码字的码)又有什么不同呢?


数据分析咨询请扫描二维码

最新资讯
更多
客服在线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