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的路径
大数据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用数据说话”的已经成为所有人的共识,数据成了堪比石油、黄金、钻石的战略资源。人们对大数据的认识也更加具体化,数据无所谓大不大,有用最重要;数据是基础,但分析挖掘和应用才是根本。
不仅对大数据的认识经历了螺旋上升,而且实践逐渐落地,国内的大数据产业政策日渐完善,技术、应用和产业都取得了非常明显的进展。
1.政策持续完善。在顶层设计上,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对政务数据共享开放、产业发展和安全三方面做了总体部署。数据开放共享方面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产业方面的工信部《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数据安全方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也都已出台。卫计、农业、检察、税务等部门还出台了领域大数据发展的具体政策。此外,17个省市发布大数据发展规划,十几个省市设立了大数据管理局,8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1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启动建设。可以说,适应大数据发展的政策环境已经初步形成。
2.技术稳步提升。开源给国内产业界提供了一个跳板,让我们与国际上大数据技术先进水平的差距在不断缩小。2014-2016年,百度、阿里和腾讯先后拿下国际上知名的Sort
Benchmark大赛冠军。这个竞赛全面比拼分布式系统软件架构能力,包括如海量数据分布式存储、计算任务切片调度、节点通信协调同步、数据计算监控、硬件架构等方面的能力。而这一赛事2014年之前的冠军均被微软、Yahoo、亚马逊等包揽。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产业界在大大数据处理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与此同时,还有像一批国产化的商用大数据平台产品崛起,底层技术越来越扎实。
3.应用逐渐落地。比如,在金融领域,2016年商业银行全面部署大数据基础设施,五大国有银行、股份制、城商行和农商行已经逐步开始了从传统数据仓库架构向大数据平台架构的转型改造过程,基于大数据风控的“秒贷”业务越来越普及,不仅提升了贷款效率,还扩大的普惠金融的覆盖面。在电信领域,中国电信的大数据平台已经扩展到31个省,汇聚了全国的基础数据形成了“天翼大数据”服务能力;中国联通也实现了数据整合,大数据产品体系已经推出征信、指数、营销等六大产品种类。
4.产业快速崛起。围绕数据的产生、汇聚、处理、应用等环节的产业生态从无到有,不断壮大。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大数据产业调查报告(2017年)》显示,2016年中国大数据核心产业(软件、硬件及服务)的市场规模为168亿元,较2015年增速达45%,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578亿元。2016年获得融资的企业数量达到400多家,2017年前三个月就有150多家企业获得融资,其中半数为中国公司,资本源源不断的投向大数据领域。
大数据,代表了一种现象,即:数据的指数增长超过了人们管理、处理和应用数据的能力的增长,产生了一个“剪刀差”,而且这个“剪刀差”无疑将长期存在。无论是对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企业,谁能在缩小大数据剪刀差上拔得头筹,把数据用好,就能占有竞争优势。
发展大数据前景还很广阔,还有很多问题(机遇)等着解决(捕获),比如:
1.打破数据孤岛。人人都想要别人的数据,但都不愿意把自己的数据给别人,这是人的天性。以前信息系统建设都从一个个“烟囱”开始,数据缺乏互通的技术基础,这却是“人祸”。从国家层面到企业内部,情况大同小异。麦肯锡2016年底的一份报告显示,大数据在很多领域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数据割裂。这些年,推动数据开放共享的政策举措在一直在加强,政策已经很给力了,但效果与预期相差甚远,碰到了瓶颈。开放共享政策再往前“推”,仿佛遇到一堵高高的墙,这时就需要技术“拉”一把。的确,这些年数据共享技术供应有些滞后了。
未来,如果同态加密(homomorphic encryption)、差分隐私(differential
privacy)、多方安全计算(secure multi-party computation)、零知识证明(zero-knowledge
proof)等技术能取得突破,数据共享就能再前进一大步。区块链的共享账本、集体维护、难以篡改特性,也有望能助推数据共享。
2.数据资产管理。数据分析工作,往往有80%的时间和精力都耗费在搜集、清洗和加工数据上。数据质量不过关,也会让数据分析效果大打折扣,甚至让分析结果谬以千里。很多单位大数据应用效果不佳,多半问题出在数据管理上。大家都同意把数据当做资产,甚至认为有朝一日数据会计入资产负债表。但如果对比桌椅板凳这些实物资产,我们对数据资产的管理,还处于非常原始的阶段。我们往往对自己的数据资产有哪些、有多少都不两眼一抹黑,更别说数据质量、数据安全、资产评估、资产交换交易等精细管理、价值挖掘和持续运营了。
然而,数据资产管理不像数据分析挖掘那么光鲜亮丽,就像城市的“下水道工程”,短期只有投入看不见产出。但长期又不得不做,是战略层面的事,当前不做未来返工的成本巨大。以后每个企业都将成为数据驱动的企业,打基础的事情要尽早。
3.深化领域应用。虽然大数据的应用取得了一定进展,在互联网、金融、电信等领域产生了实实在在的效益,医疗、工业领域也正在加速。但总体上只能说刚刚走出了小半步。一类是“平行替代”,如用金融和电信行业用分布式技术(如Hadoop)来重构原来的昂贵的数据仓库。另一类则是“补课”,如政务、医疗、工业等领域,正在做的工作是在原有业务系统之外,新建本来早该建设的数据平台。
这些大数据应用,显然还不够高大上,是物理反应,是量变而非质变,但的确也是发展必经的阶段。随着这些“替代”型或“补课”型应用的深入,未来业务与数据将加深融合,越来越多数据驱动的新模式、新业态值得所有人期待。也只有这样,数据强国战略才能落到实处。
数据分析咨询请扫描二维码
若不方便扫码,搜微信号:CDAshujufenxi
在数字化浪潮中,数据驱动决策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数据分析人才的需求持续飙升。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未来就业报告》, ...
2025-03-28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流量进来了,转化率却不高,辛辛苦苦拉来的用户,最后大部分都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这时候漏斗分析就非 ...
2025-03-27TensorFlow Datasets(TFDS)是一个用于下载、管理和预处理机器学习数据集的库。它提供了易于使用的API,允许用户从现有集合中 ...
2025-03-26"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在数据驱动的商业时代,战略级数据分析能力已成为职场核心竞争力。《CDA二级教材:商业策略数据分析 ...
2025-03-26当你在某宝刷到【猜你喜欢】时,当抖音精准推来你的梦中情猫时,当美团外卖弹窗刚好是你想吃的火锅店…… 恭喜你,你正在被用户 ...
2025-03-26当面试官问起随机森林时,他到底在考察什么? ""请解释随机森林的原理""——这是数据分析岗位面试中的经典问题。但你可能不知道 ...
2025-03-25在数字化浪潮席卷的当下,数据俨然成为企业的命脉,贯穿于业务运作的各个环节。从线上到线下,从平台的交易数据,到门店的运营 ...
2025-03-25在互联网和移动应用领域,DAU(日活跃用户数)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指标。无论是产品经理、运营,还是数据分析师,DAU都是衡量产品 ...
2025-03-24ABtest做的好,产品优化效果差不了!可见ABtest在评估优化策略的效果方面地位还是很高的,那么如何在业务中应用ABtest? 结合企业 ...
2025-03-21在企业数据分析中,指标体系是至关重要的工具。不仅帮助企业统一数据标准、提升数据质量,还能为业务决策提供有力支持。本文将围 ...
2025-03-20解锁数据分析师高薪密码,CDA 脱产就业班助你逆袭! 在数字化浪潮中,数据驱动决策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数据分析人才的 ...
2025-03-19在 MySQL 数据库中,查询一张表但是不包含某个字段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实现:使用 SELECT 子句以明确指定想要的字段,或者使 ...
2025-03-17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据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而用户画像作为数据分析的重要成果,改变了企业理解用户、开展业务的方式。无 ...
2025-03-172025年是智能体(AI Agent)的元年,大模型和智能体的发展比较迅猛。感觉年初的deepseek刚火没多久,这几天Manus又成为媒体头条 ...
2025-03-14以下的文章内容来源于柯家媛老师的专栏,如果您想阅读专栏《小白必备的数据思维课》,点击下方链接 https://edu.cda.cn/goods/sh ...
2025-03-13以下的文章内容来源于刘静老师的专栏,如果您想阅读专栏《10大业务分析模型突破业务瓶颈》,点击下方链接 https://edu.cda.cn/go ...
2025-03-12以下的文章内容来源于柯家媛老师的专栏,如果您想阅读专栏《小白必备的数据思维课》,点击下方链接 https://edu.cda.cn/goods/sh ...
2025-03-11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企业积累了海量数据,如何从这些数据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CDA认证考试体系应 ...
2025-03-10推荐学习书籍 《CDA一级教材》在线电子版正式上线CDA网校,为你提供系统、实用、前沿的学习资源,助你轻松迈入数据分析的大门! ...
2025-03-07在数据驱动决策的时代,掌握多样的数据分析方法,就如同拥有了开启宝藏的多把钥匙,能帮助我们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出关键信息,本 ...
2025-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