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13121318867

登录
首页职业发展利用大数据破解群租房管理难题
利用大数据破解群租房管理难题
2018-08-15
收藏

利用大数据破解群租房管理难题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天津开发区是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区”。建区33年以来,以流动人口为主的“新市民”为天津开发区日新月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区域开发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

目前,天津开发区以流动人口为主的“新市民”近14万人,占区内常住人口的67%,其中近10万人分布在各类企业中,居住于蓝白领公寓,4000余人分布在建筑工地(全年累计2万余人),3.4万人分散租住在各个社区。另外一组数据显示,开发区有居民小区114个,房屋建筑总套数41257套,出租房屋8303套,其中群租房535套,约占出租总套数的6.44%。面对这一现状,如何服务管理好新市民和出租房屋,已成为开发区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的重要内容。

基于此,天津开发区开始探索“互联网+治理”的工作方式,运用大数据分析,通过信息化支撑、社会化参与、精准化服务,全面提升出租房屋和新市民服务管理水平,着力消除安全隐患,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为提升区域投资软环境、促进经济社会良好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信息化支撑,建立服务新市民大平台

为解决新市民与出租房屋服务管理中亟需开展的资源整合、信息共享、联动融合等问题,2016年3月,充分体现便捷、温馨、智能三大特点的开发区新市民服务中心正式启用。居住登记、居住证办理、计划生育、法律援助、出租房屋备案、出租房屋纳税以及身份证异地换领等业务,均可在新市民服务中心一站式办理。

在新市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小李轻叩鼠标,有关新市民来源、就业、文化程度、个人爱好等信息即时显示在电脑屏幕上,这是开发区建设的“互联网+新市民综合服务平台”,它涵盖“数据平台、管理平台、服务平台,新市民网门户、掌上新市民门户、免费无线网”等内容。

“它解决的是出租房屋与新市民服务管理中的资源整合、信息共享、联动融合等问题。”天津开发区大数据办负责人陈松对《中国信息界》记者表示。

这个平台能整合人口管理、公寓审批、公安信息比对等流程,探索形成新市民自主申报,免费Wifi数据归集,公寓、企业、中介数据多元化汇聚与智能化获取、更新,并形成共享。

利用大数据功能,后台管理员对出租房屋基本管理数据、部分服务数据与新市民行为数据等进行全覆盖、实时性、动态式、智能化精确统计分析

例如群租房治理,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水电气热消耗数据分析,发现群租房。然后通过数据变化,监管群租房的使用状态。按照反恐、治安、消防、安全、卫生等46类隐患防范,通过大数据分析,把出租房划分为重点户、关注户、普通户。对每一户出租房进行居住信息登记并生成二维码,有了这个二维码,网格员可以有针对性地采集核查出租房的人员和安全情况。

“有了这个数据平台,我们就能做到在第一时间服务、发现、转递、处置、反馈、督查,形成隐患处理闭合机制,做到管理的精细化。”专职协管员小刘对《中国信息界》记者说。

平台还与人口全项采集比对实现系统共享,新市民办理居住登记或找工作时,会查验身份证。如果有问题,系统会向公安部门的管理后台直接报警。截至目前,这些设备已协助公安部门抓获近20名网上逃犯,发现有前科劣迹的重点关注人员2000多人。

社会化参与,构建出租房屋治理新格局

在出租房屋服务管理上,天津开发区坚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参与,充分激发社会能动力量,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

在基础摸查环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由协管员、社工、社区民警等政府力量与劳动密集型用工企业、小区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房屋中介机构等协作,共同对开发区内的出租屋进行地毯式摸查,按一户一档的原则建立档案资料,作为新市民平台启用后的原始基础数据。

在信息采集环节,利用企业和建筑工地用工信息、房屋中介和小区物业公司信息等,结合新市民平台中的wifi实名登记系统、公寓管理中心审批系统等,在出租房屋存量动态和增量数据采集上,取得第一手信息。

专职协管员职责由巡查向核查转变,既提高了采集效率,又降低了行政成本。在动态监管环节,充分发挥社区居民、平安志愿者、物业保安的力量,健全出租房屋服务管理志愿服务宣传动员、组织管理、激励扶持等制度和组织协调机制,组织开展多形式、常态化的志愿服务活动,及时掌握出租房屋动态,发现安全隐患,由后台管理部门迅速组织排查和治理。

在综合整治环节,天津开发区与中介机构深度合作,将新市民平台在所有房屋中介机构中推广应用,使后台管理部门全面掌握出租人、承租人、转租人和出租房屋本身的详实信息,以便对存在违法拆改、违规经营,存有安全隐患、治安问题的出租房屋及时进行综合整治。

精细化服务,提升新市民归属感与幸福感

5月的一天,新市民叶彬子下班回到位于蓝白领公寓的家,脱下身上的工装后,会习惯性地打开“智慧泰达”掌上APP,看一看当晚可参加的活动项目。如果不出意外,他会选择“五人制足球”项目,30分钟不到,他会出现在小区附近的球场。

之前,居住在蓝白领公寓的新市民们,工作之余大多处在与外界无交流的“半真空”状态。

如何精准服务好这部分群体?通过大数据分析,天津开发区借鉴大学社团模式,为他们成立了各种业余社团。

“通过社团活动使新市民从无序无组织状态转为有序有组织状态,从社会人成为社团人,推进新市民融入社区生活。”泰达新市民社团负责人娄津歌向《中国信息界》记者介绍。

目前,天津开发区已建有6大类20多个分社团,涉及文艺表演、体育竞技、书画摄影、爱心公益等类别,现有社员2万余人,每年开展各类活动200余次。

大数据下一个个看似冰冷的数字统计,在此时已变成了接地气的服务,这让叶彬子感受到了久违的“家”的感觉,“这种幸福感,无与伦比。”他说。


数据分析咨询请扫描二维码

最新资讯
更多
客服在线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