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13121318867

登录
首页精彩阅读用大数据感知美德的力量
用大数据感知美德的力量
2017-06-08
收藏

用大数据感知美德的力量

如何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一直是理论和实践界关注的话题,“德融数理·知行合一”德育模式即为提升德育实效的一种新探索,也是贯彻立德树人、德育一体化建设的新思路。该模式旨在通过大数据的方式挖掘和整理各种价值观背后的数据和道理来提高道德教育的说服力、感染力、趣味性和针对性,从而别开生面,从根本上区别于那种空洞枯燥、概念化、模糊化的德育方式,在极大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同时,也把德育和数理、学科教育融为一体。该模式的优点还在于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运用于德育课、班会、活动、学科教学等各个方面。多年的实践和验证证明了该模式的实际效果,新华社、光明日报、凤凰网等媒体先后予以报道,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以下分别从理论阐释(德融数理·知行合一”的概念、主题、逻辑等,该模式的内涵与特色)、专家评论(从四个角度)和实际应用(四个教学设计)等几个方面对该模式予以介绍和分析。

“德融数理·知行合一”的概念、主题、逻辑、呈现方式及特征

“德融数理·知行合一”德育模式,是在总结古今中外青少年德育模式的基础上,以实现青少年道德教育生活化、科学化、现代化为途径,以培养青少年的优秀品格和理性思维为目标而提出的。其概念是“以德为魂,以数理为体,运用大数据的思维方法,将情景教育、知识教育和实践教育有机融合起来,完成价值观培育的追问、判断和践行”。

“德融数理·知行合一”德育模式主要作了以下探索:一是突出以德为魂。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不同空间的学习生活内容,突出家庭美德·孝德、学业道德·诚德、社会公德·爱德,并以此为切入点构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内容体系,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二是设计了科学的教学逻辑。遵循价值观培育规律,设计了由现象到本质、由量变到质变、由感性到理性、由认识到行动的“三阶段六步骤”教学逻辑。“三阶段”即价值追问、价值判断、价值践行;“六步骤”即由景生情、由情询问、由问寻数、由数解理、由理启智、由智成行。三是建立了多维的呈现方式。根据“三阶段六步骤”的教学逻辑,适应现代青少年学习特点,建立了“一链四模块”的呈现方式,将知识点的传授转化为知识链的传授。“一链”指一个分别以家庭美德·孝德、学业道德·诚德、社会公德·爱德为主题内容的知识链。“四模块”指过目难忘、心中有数、学而习之、融会贯通四个知识模块。通过创设情景,使人过目难忘;引入数据,让人心中有数;解答问题,做到学而习之;拓展思维,达到融会贯通。

“德融数理·知行合一”德育模式自2014年提出以来,得到了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和中小学校的认可与欢迎,被认为是破解中小学德育“空泛死板”难题的现代化德育新路径。该模式主要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突出中华传统美德。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人类社会文明规范的文明基因“孝、诚、爱”切入,涵育中国底蕴、中国价值、中国精神,让青少年的精神基因更强壮、精神标识更明亮、精神命脉更恒远。二是通过“三阶段六步骤”的教学逻辑和“一链四模块”的呈现方式,建立了多维、融合、精准的德育新模式,探求心灵塑造与知识、技能传授的内在统一。三是围绕实现道德教育的生活化、科学化、现代化,坚持原点出发、融入数理、面向未来,实现现代青少年德育理念和模式的转化与创新。

依托“德融数理·知行合一”德育模式编辑出版的《文明基因·孝诚爱》系列丛书,自2014年开始,已被山东烟台、淄博、日照、潍坊等地市的中小学校引入思品课、综合实践课、主题班会等课堂,取得了学校、家庭、社会“三满意”的效果。新华社、光明日报、凤凰网等媒体先后予以报道,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

(王贤德 整理)

“德融数理·知行合一”德育模式的内涵与特色

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学校德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更新观念、开阔视野、积极应对。“德融数理·知行合一”德育模式则展示了一种新的德育思路和范式。

该模式为山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林建宁先生所首创,经过多年来的丰富和完善,现已成为一种较为成熟、富有新意和实效鲜明的德育模式。简要来说,该模式的基本内涵为:以生活中基础、基本性的价值观为切入点,通过相关数据和数理的展示和运算,来完成对价值观的追问、说明、反思和践行。具体言之:一是从德育内容上,强调“文明基因”。“文明基因”是一个形象的比喻。面对丰富复杂的传统美德和变化万千的现代文明、现代性价值观,中小学的道德教育从内容上应该化繁为简、回到原点,寻找文明中具有稳定性、包容性和开放性的基本因子。道德教育如果从这些基因入手,学生容易掌握,教师易于实施和操作,而且提纲挈领。林建宁先生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取了“孝”“诚”“爱”三个文明基因,分别对应着家庭美德、学业(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当然,这三种美德并非传统美德的简单移植,而是在理论上进行了基于传统,更加现代性、包容性的解释和转换。在外延和具体操作层面,三种美德又可以分别划分为几个维度,并根据学段呈现螺旋式上升,不断提高要求。比如,把孝德分为知恩、感恩、报恩三个维度,把学生学业生活(以后的职业生活)中需要培养的诚德分为诚实学习、重诺守信、遵纪守法三个维度,把社会生活中的爱德分为爱护环境、关爱他人、奉献社会三个维度。二是在德育方式上,强调“德融数理”,即把对道德知识的说明和阐释、对道德判断的引导和训练、对道德情感的唤起和激发、对道德行为的实践和深化,融入日常生活所蕴含的各种“数理”之中,即通过挖掘和整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数据和道理来提高道德教育的说服力、感染力、趣味性和针对性。具体实施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六个步骤。三个阶段:价值追问阶段,即围绕某种价值观,从儿童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和现象出发,提出一些价值上的疑问。该阶段又可分为两个步骤:一是由景生情,捕捉儿童生活中亲身经历的、富有道德和价值意蕴的一些生活片段、场景或活动,这些场景和活动给将要开展的价值追问、判断和行动提供了必要的道德议题以及对该议题的感性认识和初步的情感态度。二是由情询问。挖掘这些生活片段、场景、事件、活动中的道德、价值问题。比如为什么要爱护树木?第二阶段是价值判断阶段。分为两个步骤。一是由问寻数:通过数理方式分析和解决问题,得出确切的数理上的答案。数是数据,理是生理、物理、心理等,具体来说就是一些规律、定理、计算方式等。比如计算出一棵树对环境、对人的贡献。二是由数解理,此处的“理”,是指哲理意义上的价值判断、道德判断。当然这里面临一个众所周知的“休谟问题”,数据事实在理论上的逻辑链条中是不能直接推断出来应该,事实层面的数和理并不能直接导出价值。但是,不要忘了,在生活实践中,事实的确影响价值,价值也需要以一定的事实作为基础和依据。特别是很少有人揭示过的及我们日用而不知、常见却无视的很多现象所蕴含的数据和道理,的确在价值选择和判断上给人们以很大的冲击和说服力。尤其是对儿童来说,这种来自数据尤其是大数据的影响力可能更大。第三个阶段:价值践行阶段。步骤五:由理启智——在形成价值判断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丰富对该价值判断的认识,包括面临的问题、实现的条件、反思自身的做法等等。步骤六:由智成行——展示行动的意愿、态度,提出价值实践的方式、布置行动任务等。三是在德育效果上,强调“知行合一”。该模式极力强调把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统一起来,知最终要落实到行上,体现在行为的改变上,所以德融数理的实施步骤和环节体现了从行(价值判断和反思前的行)到知再到行(经过价值反思后的行)的过程。当然,“德融数理·知行合一”的理念和操作范式不仅仅适用于“文明基因”,也可以适用于其他方面的价值观教育。但在当下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如果把“文明基因”和“德融数理·知行合一”相结合,则收效更佳。

该模式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一是在德育理念上,体现了生活化、人本化、实践性的现代德育理念。二是在德育内容上从文明基因入手,即中国传统文化和文明中极为基本、极为核心的部分,来审视现代道德、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立足于现代性的阐释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开拓出新的内容。以一见多,简易可行,而且有助于保持基本的定力。三是在德育方式上,操作流程清晰、方便,同时,紧密结合学生的学习进度,通过数理运算,以生活中的各种“数和理”来给概念化、抽象化的道德、价值判断提供具体实在的说明。同时,也是把“数理”的纯形式展示和运用于富有“道德”意义的生活中,这在国内外的德育理论和实践中也别具一格,富有新意。四是该模式对于推进德育一体化建设、加强道德教育和学科教学的互相渗透与融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践样式。品德课教学和德育活动通过数理的融入,使道德教育从概念化、空洞化、经验化走向更加实在、具体、生动;在学科教学中通过把各科特有的、内在的数理规则和范式融入生活、用于生活实际,从而展示了学科教学应有的人文意蕴和存在价值,有助于学科教学上升到学科教育,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这对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具有积极的意义。

数据分析咨询请扫描二维码

最新资讯
更多
客服在线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