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13121318867

登录
首页精彩阅读美国大数据工程师面试攻略有哪些
美国大数据工程师面试攻略有哪些
2016-02-26
收藏

美国大数据工程师面试攻略有哪些

在多年工作中,除了对技术的不懈追求,也积累了大量的面试经验,从国内的一线互联网公司百度、阿里巴巴、奇虎、人人,到美国一线公司Facebook、Google、Linkedin、Twitter、Amazon,到热门Startup、Uber、Pinterest、Airbnb、Box、Dropbox、Snapchat、Houzz,拿到10+ offer,并且在Linkedin期间也面试过100+候选人,参与面试题制定,乐于分享并帮助很多人成功求职,实现目标。

硅谷高科技公司介绍

我们看一下这张硅谷地图,它坐落于美国加州,从圣何塞到旧金山的狭长地带,中间是San francisco bay,简称湾区。它的由来是这边有计算机核心处理器中离不开的硅,30年来,硅谷就发展成为无数技术性创业公司的摇篮。在20多年前,这里就有很多硬件公司成功上市,如Intel、Oracle、Apple、Cisco。10年前,互联网的兴起,造就了Yahoo、Google、Ebay的神奇。而如今Tesla、Facebook、Twitter、Linkedin正扶摇直上,成为美股高科技股的领头羊。这些公司的市值从几十billion到几百billion,PE从负数到上千,疯狂的估值背后也改变了世界。

如果说硅谷成功是有原因的,我觉得有两点:

一方面,地理位置是得天独厚吸引大量人才,这里有Stanford和加州州立高校提供智力库的支持,在硅谷可以看到来自全世界的最聪明的人,中国、印度人、犹太人是构成这些Engineer的主力。虽然国内做技术自嘲为码农,但在硅谷成为一个优秀工程师还是收获颇丰的。

另一方面,创业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Stanford有个说法——空气中都飘扬中创业的味道,一些早期员工通过上市套现又积累经验成了天使投资,Y Combinator、各种技术Forum、Meetup、创业导师等都很活跃。资本的力量功不可没,早年VC通过投资、收购、上市放大形成一个雪球效应。大家总喜欢问什么是next big thing,哪一个是下一个Facebook,下一个Musk,根据统计10年能成就一个千亿以上的公司,目前这个进程正在缩短。

我就拿Linkedin作为例子,介绍高科技公司(FLG)是什么样子。它是成立于2003年的职业社交网站,在10年的发展中,也不是一下子爆发的,目前有3亿的全球用户,虽然跟Facebook、Google 10亿+用户没法比,但是它有很好的护城河,用户定位高端精准,单位价值高。这张照片中左边这位是创始人Reid Hoffman,是Paypal黑帮成员,在硅谷也是呼风唤雨的大佬,目前是董事和投资人。中间这位是CEO Jeff,2013年被Glassdoor评为最佳CEO,作为职业经理人,成功帮助linkedin高速成长,他最喜欢提到transformation,希望我们每个员工能挑战自我,在各自岗位上进化。

Linkedin提供了员工很好的福利,有号称湾区最佳的免费食堂,每个月一次的In day,Hack day,帮助员工内部创业的Incumbator计划。它特点是数据驱动的开发产品,比如 People you may know, Job you may be interested。我做过Sponroed Ads 都是需要很强数据背景和Data scientist的支持。它的Biz model也很独特,有3个line,面向公司的招聘服务,面向广告商的市场服务,面向个人的订阅服务,还有最新Sales Solution,因为这么多可能性,成为华尔街的宠儿。

硅谷最新的创业动向

说硅谷,除了那些已经成功的大公司,不得不说一下现在最新的创业动向,这些代表了未来下一个FLG。我总结了一些领域和代表公司:云计算(Box, Dropbox)、大数据(Cloudera)、消费互联网(Pinterest)、健康(Fitbit)、通讯(Snapchat)、支付(Square)、生活(Uber)。

这里是华尔街网站更新的最新融资规模,比如Uber就达到18Billion的估值,我当时拿到Offer没去,还是觉得很疯狂,如果细看这张表,大家可以看到硅谷(蓝色)尤其是旧金山它们的融资规模远远大于其他地区,还是地理决定论。而在国内的两家小米,京东都是在北京,而最近大家看到一些泡沫论,说什么阿里巴巴上市是否美股到顶,经纬VC创始人也提醒我们泡沫的风险,我无法判断。如果能参与到下一波浪潮里面去是很过瘾的。我推荐大家去看看 《浪潮之巅》、《奇点临近》,我还是很期待未来20年的技术革命。

大数据相关技术

我个人热爱大数据,在硅谷这也是大家津津乐道的,有个笑话,big data is like teenage sex: everyone talks about it, nobody really knows how to do it. 其实大家还是兴趣驱动就好,不要那么功利,大数据技术涉及太多,平常工作中也是慢慢积累,有无数的坑和技术细节需要克服。并不是说那个技术最热就要用哪个,如果你用不好,你的压力很大的,举个例子,你用某个开源数据库,发现它偶尔有数据丢失怎么办,如果这是线上服务,你不断收到报警,这时候你当时选用它的优点 scalable,容错性都没意义了。

接着说大数据,这里面Hadoop作为行业标准,我面过的除了Google,微软不用,几乎所有的公司都在用,建议大家利用这个机会。这里面有三巨头,Cloudera是老牌Hadoop咨询公司,Hadoop的创始人做CTO,Hortonworks也是很多Hadoop的committee,MapR是提出hdfs的erasure 编码方式高效而著名,它们都是融了巨资,模式也很像,先推出社区免费版,但有个商业版提供更好的管理。 而今年出现一匹黑马Spark,简单说就是内存级别的计算,比Hadoop框架里能节约IO,利用缓存,能适应批处理,迭代,流式计算。

这里看一下它的生态系统,如何学Hadoop是个循序渐进过程,先要理解学习它的Core系统,HDFS, MapReduce, Common,在外围有无数的系统工具方便开发,我个人用过的是Avro作为数据格式,Zookeeper作为选主的高可靠性的组件,Solr作为搜索接口,Pig搭建工作流,Hive 数据仓库查询,Oozie管理工作流,HBase 作为KV分布式存储,Mahout数据挖掘的库,Cassandra nosql 数据库。我建议初学的考虑Chinahadoop的课程。

Hadoop本身也是个进化过程,几年前0.19版本,到0.20、0.23分流成Yarn架构,最后进化成Hadoop2.0, Hadoop1.0 和 2.0 它们的接口和组件是完全不同的,但总体上Hadoop 2.0 是趋势,因为它有Yarn这样分离的资源管理平台,可以以插件的方式开发上面的Application,解放了生产力,而像Spark,Storm这些新型处理器也是支持Hadoop 2.0的。

这里是Hortonworks它们提出来的社区版本架构,可以说标准的制定者,一流的公司制定标准,其他的公司一般用只能用它们提供的稳定版,没有多少话语权。但从事大数据,并不见得是要去这些制定标准的公司,大量的应用也是非常考验架构的灵活性,并且能看到实际的产品,很有成就感。

说到2014年火的,还是要看Spark。已经开了2届Spark大会,上千人的规模,无数人对比Hadoop 100倍的性能提升而兴奋。这里说它的背景是诞生于Berkeley的Amplab,它们有个很有名的BDAS(Berkeley Data Analytics Stack),目前Spark已经成为Apache的顶级项目。去年这个实验室的教授跟学生出去成立Databricks公司,拉到两轮上千万的风投,有人问Spark是Hadoop的终结者吗?我看2014年Spark大会上,所有的Hadoop大佬公司都是鼎力支持,像Cloudrea甚至放弃Impala的一线支持而转变成Spark。

如果这么发展下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啊。它里面用到Scala是一种函数式语言。里面的组件也很多,有Shark支持SQL类似Hive,有Spark Streaming、MLlib、Graphx、SparkR、BlinkDB。它的核心数据结构是RDD,可以跑在各种分布式系统上。总体上是个包容性+侵略性的系统。我个人也很看好它们的发展。

我在Linkedin做过一些大数据的广告系统,我就简单提一些我学到的。

  1. Linkedin有特有的开源数据系统,包括Voldermort (分布式KV存储), Kafka (分布式实时消息队列),Espresso (基于mysql的海量存储),Databus(数据变化捕捉),可以查看http://data.linkedin.com

  2. Lambda架构,离线使用Hadoop做pipeline,near online做高效聚合,提供混合式架构,达到实时和一致性的妥协。

  3. Kafka在linkedin起到奠基作用,一方面所有实时tracking都是通过它,另一方面 data bridge,比如图中通过kafka可以实现数据的无缝衔接,否则很难想像每个数据源异构系统,它们的通信将是 n^2 级别的复杂度。

  4. 分布式并不酷,如果考虑到高可靠性,强一致性而数据量并不是想像的大,不见得要使用;否则自讨苦吃。尽量使用成熟的,可靠的,例如MySQL, Memcached

求职经验

根据我的求职经验,我给出几点建议:

  1. 如果面试的话,我先看他们的经验是不是match,对应届生看有没有实习经历,如果你在Google、Linkedin实习,绝对加分,学校当然也需要,比如我们招人UC Berkeley是要机会大一些。

  2. 我看过很多简历,不推荐用DOC,因为在不同系统中排版不一样。简历也不要写太长,不是大牛就不超过2页。尽量突出你的技能如何匹配公司的职位,比如这个公司都是用C++,你上面都没C++,是不大合适。我也很不喜欢看到精通,如果你这样写,就很容易引起麻烦,最好写多少年经验,对具体技术的掌握。

  3. 面试当然需要准备,但到底是事倍功半,还是事倍功半。我建议把你的经历精选1、2个准备熟练,包括如何团队分工、技术细节、遇到困难、如何克服。不要贪多,就把你现在用的东西准备好,没人关心你5年前干啥的。

  4. 社交很重要,最简单是去招聘会就可以跟人混个脸熟,如果你在网络多利用有些网络招聘网站,如dice,indeed,你还要巧妙利用Linkedin,加入高级账号,可以查看有些校友的资源,发站内信,refer比你网上瞎投效率要高很多。

如何找到面试题?

网上有很多资源,比如Glassdoor是个匿名发布网站,经常有面试题,有些技术论坛Stackoverflow、Careercup也会有很多参考题。

如何知道一些靠谱的公司?

可以看你知道的牛人都选择去哪些公司,如果名气不大,可以去流量排名上去看他处于什么地位,如果没有上市,可以看它的融资规模,还可以从Linkedin看它的员工是否优秀。

什么时候才知道准备好面试?

算法是否过关,是否能写出递归和动规;

Coding是否过关,是否能在IDE中写出Bug Free;

Design是否过关,是否能给出Tradeoff;

项目经历整理,能够流利说出架构、难点、自己的贡献;

加分项:Github、Blog、参与Open source。

如何回答行为面试问题?

比如你有没有过失败的经历,如果你老板给你不喜欢的任务怎么办,你想像中成为什么样的人。这里一方面可以结合自身精力,另一方面多关注公司的介绍页面,包括公司创始人背景、企业文化、招聘的要求。这些都是可以提前做好功课,尽量体现出来你的激情、负责、勤奋等优秀品质。

如何拿到美国工作签证?

要来美国工作,一般是要求H1B的身份,是有雇主向劳工局提出申请Sponsorship,根据现在的形式,每年的名额都是一抢而空,那么这样就需要抽签决定。在4月1日之前提出申请,4月1日之后开始抽签,如果是在美国获取硕士以上的学位,可以有优先级,抽取概率更高,而根据2014年情况,普通的抽中几率是50%。

如果没有抽中,如果是美国有硕士学位,可以使用OPT照样工作,并且可以省社会安全税。而如果是海外的,只能等来年在抽。像Google、FB这种全球性公司,他们也会提供其他国家办公室的机会,然后比如工作一年后再通过L1或者H1B继续到美国工作。另外如果你抽中名额,再跳槽期间是可以transfer而不需要依赖名额,每3年可以续一次,最多6年。如果H1B期间申请绿卡,还是可以延长的。

面试流程

如果你拿到面试机会,下面的流程是先电面,对于engineer,算法coding基本功是必须的。还是准备好你的小白板,根据面试官的题给出思路和代码,说起来容易,但就是那10多行的代码,80%以上的人都挂了。

然后就是onsite,美国公司为了体现人才为先,都会来一次onsite,如果是远程过来,报销机票、车费、酒店、吃饭,听起来也是免费旅游的机会。但onsite也不容易,基本上4-6轮,每轮45min到1小时,也会让你挑战极限的,经常是头痛欲裂,我最狠的一次10天面7家onsite,连续飞,连续面,真是折磨。

他们都考察什么呢,简单说是你到底聪不聪明,是否经过工程训练,是否能够合作。总体分成3块,一类是技术问题,比如算法,系统经验;一类是交流能力,你个人经验,兴趣;一类是hr喜欢问的行为面试,比如你有没有过失败的经历,如果你老板给你不喜欢的任务怎么办,你想像中成为什么样的人。

面试准备


技术面试这里面涉及面也挺广。看似简单的coding不见得能过关,不信,你写个字符串查找,我不需要你知道KMP,就是暴力解法,可是90%的人都挂在这道题上面。算法方面,常见的hashtable、heap、trie。系统设计也是很多同学害怕的,很多人说我没设计过那些系统。

如果大家算法都过关,系统设计就能继续筛选,体现出来你的层次。还要一些很随机的问题,数学上的概率组合,Linux的常见命令都有可能触及。

我这里列出考察Hadoop的一些基本问题,都比较简单,大家Google一下,知乎上也有我的详细题目。

对于算法,是考察的重中之重,我总结了一些高频题目,同样参见我的知乎。

这两道题是我真实中被问道的,虽然不是常规,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其中求面积的,是Apple当时问的,同学们能在15min内演算出来吗?

选择工作

假设你经历过面试的考验,拿到offer,下面就要面对如何选择的问题。在考虑offer之前,先对公司做个研究,比如这公司是什么规模?产品是什么?Glassdoor员工如何评价的?你的职位你喜欢吗?这就跟选学校一样,如果选错了,也是需要走很多弯路。

我个人的参考是,首先这公司是不是上升期的,产品是否有爱,团队是否比较强,学到东西。对公司分类,Hortonworks这种是纯技术性的,面向企业级的可能没多少人知道;而Uber是大众消费性,很多朋友都用过。现在的热点是移动互联网,大家也可以多考虑这一块。

大家都很关心硅谷公司的待遇福利,这边我也做个介绍,待遇分成基础工资,根据Glassdoor排名,大概在每年10w刀-20w刀,硅谷目前也是水涨船高,奖金有些大公司有(Google, FB 15% - 20%)。如果是上市公司,会给限制性股票,分3-4年行使,创业公司一般给期权,不同就是限制性股票是白送的,不需要自己掏腰包,期权需要自己买入,不同时期价格不同。但股票交的税非常高,期权是有些长期避税。

最后也要考虑你的兴趣和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如果去大公司做个螺丝钉,实现共产主义生活也无可厚非。去小公司压力大,成长快。但也要做好失败的准备,看看当年zynga教训。

职场感触

硅谷生活着一群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但有很疯狂的想法的人。大家在这谈创新、谈技术、谈创业,资本涌入,人才竞争,导致大家都是很高的期望值,迫不及待的去改变。这种浮躁也许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我这上面的都是最热的话题,每个领域都是百亿甚至千亿的价值。最近阿里巴巴的成功上市创造最大IPO,让大家看到中国互联网的野蛮成长,中国的发展速度和广阔市场让大家想像无限。而百度在硅谷设立人工智能研究院,阿里巴巴也准备在硅谷招上千人研发团队,越来越多的人才拼抢。中国的一些互联网产品也走出国门,微信、小米、360都在广泛布局投资未来。有时候会想当大家都是谈论技术改变世界,做个小App就值上亿,甚至上百亿,但真的世界因为你改变了吗?我们也要多些独立性思考。

数据分析咨询请扫描二维码

最新资讯
更多
客服在线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