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13121318867

登录
首页职业发展大数据时代,对精确诈骗不作为即是恶
大数据时代,对精确诈骗不作为即是恶
2016-08-27
收藏

大数据时代,对精确诈骗不作为即是恶

徐玉玉、宋振宁,罪恶累累的诈骗名单上留下的冤魂,仍在拉长。我们的信息是怎么泄露的?显然,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疑问,因为没有信息泄露,就没有精确诈骗,骗子更不可能屡屡得手。精确诈骗往往与准确的信息获取有直接的因果关系,生命的代价再一次证实了公民信息泄露的严重安全隐患。
  当开始写作此文时,笔者的手机不时响起,倒不是什么诈骗电话,但内容也多为广告:你有购房需要吗?你需要贷款吗?你需要装修服务吗?手机并不能识别广告电话,笔者也没有办法在第一时间判断来电是广告,还是正常的联络。于是,只好不断地接听,然后或礼貌或粗暴地将其挂断。
  可我们似乎习惯了这样的电话骚扰,甚至是电话诈骗。若此次新闻没有猝死的细节,抑或徐玉玉、宋振宁见多识广,一眼识破了骗局,也许电话诈骗现象又一次会在我们的习以为常中被容忍、被忽视。可潜在的风险是,正是因为诈骗者说得挺像那么回事,被骗者才会在着急中丧失理性——针对人心理弱点和利益诉求的精确诈骗,正是受害者上当的根源。
  大数据为精确诈骗提供了可能和概率。当大量数据汇入骗子手中时,他们知道某些群体的特殊需要是什么,于是投其所好、广泛撒网,以技术手段将大量数据散布出去。这种精确诈骗因为依托大数据,而具有更强针对性和更高欺骗性。同时,广泛发布的诈骗信息,会因为接收者判断能力的不同,而产生不同反馈,那些判断能力较弱者,就会成为骗子的“战利品”。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觉得骗子的伎俩并不高明,但总有人不断上钩的原因。当依托大数据进行的行骗具有精确营销的意识和普遍发布的能力时,有人被骗就是一个大概率事件。或者,可以说,大数据思维加信息技术的支撑,让被骗成为大概率。
  那么,如何避免下一个徐玉玉、宋振宁出现?显然,光靠善意提醒是不够的。因为,骗子的招数总是防不胜防,骗子的侵袭总是无孔不入。此时,社会层面的防范必须跟上:一是,意识到数据即隐私,不能任由数据被贩卖,形成数据的黑色产业领域;二是,意识到不作为即是恶。前者是一种权利意识,在大数据时代,隐私由大数据构成,对数据的贩卖让隐私面临被侵权的可能。而后者是一种社会保障,即便在查处和预防过程中存在难度,有关部门和企业也应该保证所提供通讯服务的安全——是否诈骗,他们应该严格把关。否则,无论是否存在合谋或放纵,都是一种实际恶意——释放了电话诈骗的可能。
  很多时候,因为乱象的频现,人们往往对乱象予以容忍,甚至视若无睹。直到,一个血淋淋的悲惨事实出现在面前,人们才恍然发觉问题的严重与严峻。简单地说,就是不能让大数据成为精确诈骗的温床,不能让生命再次付出代价。这应该是社会给出的有力承诺。

数据分析咨询请扫描二维码

最新资讯
更多
客服在线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