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13121318867

登录
首页精彩阅读大数据时代下数学建模还有作用吗
大数据时代下数学建模还有作用吗
2017-06-18
收藏

大数据时代下数学建模还有作用吗

一直以来很想回答这个问题。只是后来发现我想说的很多回答者已经回答过了。今天看了「拒绝用QQ邮箱发应聘邮件的求职者是否合理?」的有关讨论,突然发现,在这个问题里面,可以把我的「没处答的一些话」写下来。

我曾经有一次讨论过有关机器学习的事情,我很相信这样的方法可以为我们「解决」某些问题提供帮助,但是他对这些方法很不喜欢,因为「解决」问题跟「理解」问题是两码事。大数据时代的各种统计学习方法可以为我们解决许多问题,但我们却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有了大数据,我们直接从数据里面就得出来很多奇妙的结论。例如杨宣指出的,在「不通过」这个分类之下,qq 邮箱是概率排名前五的强特征。这就是「大数据时代」(或者其它各种各样类型的「实证研究」)为我们解决的一个问题——至少 HR 们筛掉 qq 邮箱在统计的意义上是有些理性依据的。

但是是不是有什么东西被我们错过了呢?

今年暑假的某一天,我听一个我很尊重的老师批评了目前在做复杂系统有关问题时,主要基于统计的那些研究者,他们做出来的一些东西。我们都知道现在做这些问题的研究者可以发表很多很好的文章,但是这些文章缺少了某些东西。

以往,如果我写了一篇论文,发现某个结论,并且在文中提出得出这个结论可能的一个原因,甚至提出来一个数学模型,这个模型可以解释我从数据分析中得到的那个结论。要是把我写的这篇文章投稿到比较好的期刊,审稿人必然会提意见——你提出了一种产生这个结论的原因,可是你怎样排除掉其它的原因呢?如果你不能排除掉其它的因素的影响,那我们很遗憾只能拒绝掉你的文章了。

在大数据时代,审稿人们还能以此为理由拒绝掉别人的文章吗?这些数据这么珍贵,甚至有的是从运营商、航空公司、网站和志愿者处花费了金钱和时间才得到的,提出这样的一个解释就已经很好了……可是我们很可能会距离理解各种问题越来越远。在大数据时代,通过各种统计的方法,我们可以得到许多有意思的结论,但是这些结论不能让我们心安。就像「用 qq 邮箱的求职者很可能有着较低的简历质量」也可能会是一个从大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可是我们不会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公开这些结论,甚至可能招致他人的批评。每个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也会自己提出对这个问题的解释,即每个人都会对这个结论提出自己的「模型」,并把自己的「模型」跟这个结论等价起来。如果「模型」不能排除其它因素的影响,那么你可以提出你的理论来解释这个问题,而我也可以提出我的模型来解释这个结论,我们最终会无法说服他人。遗憾的是,正因为我们的结论来自大数据,很多时候我们很难再找出「对照实验」的那些数据了,杂志社没有办法说「如果你能排除掉其它的因素的影响,我们就发表你的文章」。我们很可能会距离「为什么」越来越远。

而如果把「大数据」和「数学模型」对立起来,则这里所说的「模型」便是另一码事了。这里的「模型」与「机制」「假设」「简化」等等更接近。有了「模型」,我们就可以从「纯粹理性」而非「实践理性」的高度让你心安。就像每个 HR 都可以提出无数个讨厌 qq 邮箱求职者的理由,只可惜,这些模型都是你个人的角度,大家攻击起来实在容易。我们或许会越来越难摒弃掉这些偏见,因为没有一个可以让大家都相信的「理论」(或者「模型」)。我们只知道结论。

这时候,如果你是天才的建模者,提出一个能被大家公认的模型,并排除掉其它也可能造成这一现象的干扰因素,那就是真正的大神了。我比较悲观,因为我自己也会在实用的结论面前满足。


数据分析咨询请扫描二维码

最新资讯
更多
客服在线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