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13121318867

登录
首页精彩阅读职场人:少吃点没必要的苦
职场人:少吃点没必要的苦
2021-08-04
收藏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话在我的成长中曾被多次提到,从学校老师到家中长辈,再到职场领导。仿佛在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努力、吃苦才是成功的唯一出路。

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在知乎上看到过一个问题,为什么工厂里边月薪8000的流水线,却面临着招不到人。互联网公司月薪5000的工作大家抢着应聘,是不是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吃苦了?

评论区里边一大群人跟着附和,他们觉得一代人不如一代人了,现在的年轻人矫情、不如他们那个年代的人能吃苦。

可是人生中的有些“苦”,真的有必要吃吗?许多人吃了几十年的苦,到头来也没有成为人上人。更让人难过的是,有些人根本就没有怎么吃苦,他们就成为了人上人。

吃苦的本质是什么,是为了以后能够幸福,但是失去现在的年轻人,未来还会幸福吗?

崔永元曾经说过:“在所有人生模式中,为了未来牺牲现在是最坏的一种,它把幸福永远向后推延,实际上是取消了幸福。”

有一位网友在知乎上留言,他的爷爷是煤矿的矿井工,一连工作了30多年才退休。

到头来攒下的那点钱还不够去医院看病的费用,每天被腰痛折磨,生活起居很痛苦。

看到这段故事,一位读者非常不解:为什么要干30年?真的没有其他选择吗?

其实每一个时代每个人都是矿井工,他们在不同的地方、以不同的身份努力着。他们并非不愿意离开。只是他们身边的人都是这么干的。他们之所以选择这条路,不是因为他们能吃苦,而是他们不想吃太多苦。

他们遇到问题后,不是想着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而是忍一忍就过去了。时间一长就把忍一忍当成了一种习惯,变成了自己很能吃苦的样子。

有一次去上班的路上,我遇到了一个乞丐,他在地铁旁边乞讨,眼前还放了一个碗,穿了一身破烂衣裳,我当时心软就放了20元钱进去。

第二天上班路上我又碰到了他,第三天、第四天...我奇怪那个乞丐为什么一直都在那里,他为什么不去找一份工作。

后来朋友告诉我,他每天就是在上班呀,他每天也付出了努力,也早出晚归。我恍然大悟,无论是苦是累,是勤奋还是懒惰,当一个人习惯了一件事后,就很难再去改变。

工作多年后,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每一家公司每年都有新人走、老人走。每个岗位都会有人觉得累,即使是很轻松的岗位,干一段时间后,也要离职休息一段时间。当然,也都有人持续成长,不断完成更高的业绩目标,工资也越来越高。

这其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最优秀的那批员工,很少谈论工作辛不辛苦,更不会在意自己能不能吃苦。他们更关注的,其实是自己的价值。尤其是,同样的时间,他们如何创造更高的价值。

而且我还发现,工作成绩最优秀的那批员工,往往也是生活中最会玩的。

我想说的是每个人的每一个阶段都要有自己的目标,无论是什么目标都要去完成他。很遗憾能够做到的人屈指可数,大部分的人重要的事,从来不做。该做的事,也从来不做。

美团创始人王兴说过一句话:

“趁着我们还年轻,多用一点脑子,多学一点技能,多积累一些知识,少一点关注自己辛不辛苦;少吃一点没有必要的苦,更不要用能不能吃苦,评价一个人。”

老一辈的人,觉得现在的年轻人不能吃苦了,没有他们那个年代的人能吃苦。这里边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不同年代,老一辈有他们的奋斗方式,现在的年轻人也有自己的奋斗方式,两者之间并没有太多的可比性。

能吃苦未必是件好事,我们要理清的是,找对方法,认准目标,少吃一点没有必要的苦。

很多时候,过分强调一个人的吃苦精神,并不能让我们成为真正的“牛人”,定义你想要的价值回报,是“吃苦”的前提,认知就好比一颗种子,一旦错误,种子就无法生长,我们要浇灌正确的吃苦观,而不是把无价值的吃苦看成崇高。

随着5G时代的到来,“大数据”这个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据统计,国外有90%以上的企业都成立了数据分析团队,而我国数据分析人才缺口达到了230万。


数据分析咨询请扫描二维码

若不方便扫码,搜微信号:CDAshujufenxi

最新资讯
更多
客服在线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