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数据即信用,信用即数据
数据的联通,让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各种行为彼此相连、互相印证。
天地万物中,人最难管,有道是:人心似海。
例如,在火车上如何有效的约束抽烟者就一直是个难题。
绿皮火车时代,曾经的车厢连接处常常被强占为吸烟区。但因为窗户可以拉开,二手烟的问题大家感受不深,吸了也就吸了。随着动车、高铁的普及,车厢全封闭,吸烟的问题凸显出来。
2014年《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实施,规定在动车组上吸烟可处500-2000元罚款。但是,这一条款有时也会演变为闹剧,曾经就有乘客 “求罚款”以换吸烟。
直到最近,铁路部门才有了管用的新办法:从8月15日起,乘客若在动车上吸烟,铁路系统将暂停向其发售车票,乘客需签订协议书后才能再买车票;若发现二次吸烟,将直接“禁乘”,不再对其出售车票。
毫无疑问,这一禁烟令的出台,有赖于最近几年开始普及的电子售票体系以及火车票实名制,让每一张车票卖给了谁都一清二楚,一个人的行为可以记录到他的名下。
数据的本质在于记录。
易容术,人前人后两张皮
这几天,我还关注到一条新闻:《命案逃犯潜逃16年 漂白身份成寺庙住持》。2000年,一名黑龙江男子杀害3人后潜逃至安徽凤阳县的龙兴寺出家。这之后,一路“成长”为寺庙住持、佛教协会副会长、政协委员。结果因为一次偶发的事件,当地警方通过人像比对发现了他的破绽。
由于位置偏僻,历史上,佛道寺庙常常是“藏污纳垢”之地,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说的其实是来去自由的意思。当然,英雄也可能隐居在这里,他们不显山露水。正是因为缺少数据和记录,没人说得清楚这些人的身世和来历。
在金庸的小说《天龙八部》里,要论心智计谋,慕容博是第一人,为了复兴大梦,他长达三十年在吐蕃、大理、大宋、大辽几个政权间拨弄是非,堪称全书中的最佳导演。还有藏得更深的,一个扫地僧竟然是绝世高手,隐居少林藏经阁大半辈子,在最后关头突然出手、然后一锤定音。
《天龙八部》中的慕容博是名伪装高手
数据孤立时,个人的行为之间也是孤立的,每个人仿佛都是易容高手,也会分身术,人前一个模样人后一个模样。数据联通时,行为与行为将打破时空阻隔产生联系。2012年,四川内江壕子口派出所的民警在进行“一标三实”(标准地址、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登记,将当地一名僧人信息传入电脑系统时,竟然发现他是一起诈骗案的主角。
数据的联通,让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各种行为彼此相连、互相印证。
在浙江安吉,子女探望老人的次数在尽孝这一老大难问题上派上了用场。安吉的天子湖镇高禹村修建了浙江最大的村级老年公寓。在老人入住前,子女需签订一份合同,上面规定了子女需每月探望。探望次数将被如实记录,村里据此给予奖惩。违反3次以上,村里就会通知子女把老人接回家赡养,同时按约取消当年的福利。
探望老人和村里的福利,原本彼此孤立的行为由此串联起来并发生关系。
不同的数据记录了人们在不同时空的行为,看似毫不相干,但可以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大数据的普及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去创造更灿烂辉煌的文明法则。
透明人,一张全方位的“立体画像”
中国的传统社会是个熟人社会,个人信用关系建立于血缘和情感之上,亲疏关系、地缘位置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可靠程度。所以,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事,他是朋友间的好知己,邻居眼里的热心人,在熟人面前通情达礼,可换个场景,他又很可能是公共场所破坏规则、自私自利的那个人。
在一个缺乏契约精神的社会里,保守信用和承诺靠的就是个人的修行。随着社会自然关系的断裂,传统的信用关系在一个陌生人社会里失去了约束力。
美国学者弗里德曼(Lawrence M. Friedman)在《美国法简史》中有一段关于“陌生人社会”的经典描述:“走在大街上,陌生人保护我们,如警察;陌生人也威胁我们,如罪犯。陌生人教育我们的孩子,建造我们的房子,用我们的钱投资……”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型,对重构信任提出了要求。
如果说,中国传统的个人信用基础是人情、关系,那么,现代社会的个人信用就是数据。1837年,美国遭遇经济危机,银行倒闭,诈骗频发。这一年,美国首家信用公司成立,标志着美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开始。其后几经努力、历经百年,美国成熟的信用体系最终为其商业繁荣奠定了有力的根基。
今年6月起,我所在的城市杭州开始为《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征求意见,其中,冒用他人证件、使用伪造证件、逃票乘坐公交,骗保、考试作弊、拖欠水电费等,都有可能被列为失信行为。这些失信数据保存在杭州公共信用平台上,最长将保管5年。有失信记录的人,在审批、投标、享受补贴等都可能受限制。
逃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也是失信
上海市,则将违法燃放烟花爆竹、垃圾分类、行车违章、图书归还记录等行为也纳入个人征信系统。此外,国内多地还拟将游客的不文明行为纳入个人信用体系,在文物上乱涂乱画等行为将可能影响出游。
相信未来还将有更多维度的数据被纳入个人信用体系。
一百多年来,美国信用体系的建设主要集中在家庭资产、借贷偿还、信用卡透支、诉讼等几个维度的数据之上,其实这些维度有很大的局限性。但随着大数据记录了人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能够为每一个人画一张全方位的“立体画像”。你就是你,你的个人价值是由千万个行为界定的,你的行为决定了你在信用体系中的位次高低。人,在某种程度上说透明了,多维度的个人数据完全可以成为信用的多维参数,这比传统的信用评估方法更丰富、更精细,也更准确。
信用,就是一个人于此、于彼点点滴滴的数据积累。未来,一切和人的生活相关的数据,都可能成为评价其信用的来源。
我们正在进入“数据即信用,信用即数据”的时代。今天的中国,个人数据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充沛,这是中国快速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后发机遇。一个城市,你做,还是不做,数据就在那里。
数据分析咨询请扫描二维码
若不方便扫码,搜微信号:CDAshujufenxi
一、数学函数 1、取整 =INT(数字) 2、求余数 =MOD(除数,被除数) 3、四舍五入 =ROUND(数字,保留小数位数) 4、取绝对值 =AB ...
2025-02-03作者:CDA持证人 余治国 一般各平台出薪资报告,都会哀嚎遍野。举个例子,去年某招聘平台发布《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 ...
2025-02-02真正的数据分析大神是什么样的呢?有人认为他们能轻松驾驭各种分析工具,能够从海量数据中找到潜在关联,或者一眼识别报告中的数 ...
2025-02-01现今社会,“转行”似乎成无数职场人无法回避的话题。但行业就像座围城:外行人看光鲜,内行人看心酸。数据分析这个行业,近几年 ...
2025-01-31本人基本情况: 学校及专业: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应用统计 实习经历:快手数据分析、字节数据分析、百度数据分析 Offer情况:北京 ...
2025-01-3001专家简介 徐杨老师,CDA数据科学研究院教研副总监,主要负责CDA认证项目以及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类课程的研发与授课,负责过中 ...
2025-01-29持证人简介 郭畅,CDA数据分析师二级持证人,安徽大学毕业,目前就职于徽商银行总行大数据部,两年工作经验,主要参与两项跨部 ...
2025-01-282025年刚开启,知乎上就出现了一个热帖: 2024年突然出现的经济下行,使各行各业都感觉到压力山大。有人说,大环境越来越不好了 ...
2025-01-27在数据分析的世界里,“对比”是一种简单且有效的方法。这就像两个女孩子穿同一款式的衣服,效果不一样。 很多人都听过“货比三 ...
2025-01-26数据指标体系 “数据为王”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当前,数据信息不再仅仅是传递的媒介,它成为了驱动经济发展的新燃料。对于企业而 ...
2025-01-26在职场中,当你遇到问题的时候,如果感到无从下手,或者抓不到重点,可能是因为你掌握的思维模型不够多。 一个好用的思维模型, ...
2025-01-25俗话说的好“文不如表,表不如图”,图的信息传达效率很高,是数据汇报、数据展示的重要手段。好的数据展示不仅需要有图,还要选 ...
2025-01-24数据分析报告至关重要 一份高质量的数据分析报告不仅能够揭示数据背后的真相,还能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洞察和建议。 年薪70 ...
2025-01-24又到一年年终时,各位打工人也迎来了展示成果的关键时刻 —— 年终述职。一份出色的年终述职报告,不仅能全面呈现你的工作价值, ...
2025-01-23“用户旅程分析”概念 用户旅程图又叫做用户体验地图,它是用于描述用户在与产品或服务互动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个阶段、触点和情 ...
2025-01-22在竞争激烈的商业世界中,竞品分析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聊聊数据分析师写竞品分析的那些事儿。 一、明确 ...
2025-01-22在数据分析领域,Excel作为一种普及率极高且功能强大的工具,无疑为无数专业人士提供了便捷的解决方案。尽管Excel自带了丰富的功 ...
2025-01-17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许多人都在寻找能让他们脱颖而出的职业。而数据分析师,作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的热门职业,自然吸引了 ...
2025-01-14Python作为一门功能强大的编程语言,已经成为数据分析和可视化领域的重要工具。无论你是数据分析的新手,还是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 ...
2025-01-10完全靠数据决策,真的靠谱吗? 最近几年,“数据驱动”成了商界最火的关键词之一,但靠数据就能走天下?其实不然!那些真正成功 ...
2025-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