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13121318867

登录
首页精彩阅读大数据表明:热词平均“寿命”50天_数据分析师
大数据表明:热词平均“寿命”50天_数据分析师
2015-03-07
收藏

大数据表明:热词平均“寿命”50天_数据分析师


“Duang的一声,元宵过完,春节像特效一样地消

失了”,这是昨日某网友在微博上用热词“Duang”的造

句。春节期间,网友从成龙广告中“扒”出一个音节,将视频

内容与神曲《我的滑板鞋》配合,不仅视频爆红网络,热词“Duang”也迅速走红,成了大家戏仿造句的主题词。

但就在昨日,记者搜索百度指数发现,热词“Duang”的搜索量从2月28日的近158万,迅速回跌至60万,热度下降约六成。近年来网络热词频现,但记者调查发现其走红期在50天左右。为何热词“退烧”快?又是哪些热词能较长时间地保持热度?

羊年首个网络热词这样诞生

2月24日左右,成龙的一则旧广告被网友翻了出来,与庞麦郎的《我的滑板鞋》进行了神一般的混合剪辑。成龙拨弄头发时发出“Duang”的声音,莫名戳中网友“笑感”,这段视频走红网络,2015年第一个热词“Duang”也应运而生。

这个词红到什么程度?甘肃公安交警发表官方微博都用它造句:“在网络上可以和蜀黍(指成龙)一起 Duang,但在现实生活中可切莫酒驾哦。”普通网友更热衷于用“Duang体”造句,不顺应“时尚”似乎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了。

记者采访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樊枫,他表示:“春节期间,很多人经历着微信红包的‘轰炸’,更多的人被‘黏’在了手机等移动终端上,触网时间更长。再加上成龙、庞麦郎的名人效应,那则视频的确很具‘网感’,传播力强。这个拟声词发音也有喜感,天时地利人和之下,这个词当然就红了。”近年来,网络热词频出,很多词并没有实际意义,但因为可以戏仿、造句,或调侃、或自嘲、或搞笑,再以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发酵,所以能流行一时。

没有实际意义只“活”50天


但是,就在人们被“Duang”刷屏仅仅一周后,昨日,记者搜索百度指数发现:其搜索量从2月28日的近158万,迅速回跌至60万,热度下降约六成。无独有偶,由小沈阳带红的“我pia pia的”、这些词都经历了“来势汹汹、去也匆匆”的过程。有调查选取20个近年来热度最高的网络热词,对比、分析其百度指数,结果显示:这些热词从爆发流行到明显消退,平均只用了近50天,而它们的平均“寿命”,也不足半年。“短时间内有新鲜感,不造句似乎就跟不上潮流了,可那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词,很快就会退出口语”,樊枫指出网络时代造词和消亡都很容易,能否成为人们约定俗成的说法,一要看有没有深意,二要看是否能被大众接受。他说:“很多老年人没看过视频就不能体会Duang这个词的意思,自然影响其使用。”

哪些网络热词“生命力”较长?记者搜索发现,“给力”、“土豪”、“心塞”、“小鲜肉”、“也是醉了”等词因为有明确含义,甚至延伸出长句子才能包含的意味,更久地被人们使用。樊枫表示:“语言不是静止的,能不能被认同要靠历史来检验。成语就是中国人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约定俗成的说法。能填补语义空白的词,才能被更多地使用,‘活’得久。”

数据分析咨询请扫描二维码

最新资讯
更多
客服在线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