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13121318867

登录
首页职业发展环境赔偿期盼用好大数据
环境赔偿期盼用好大数据
2016-07-26
收藏

环境赔偿期盼用好大数据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环境有价,损害担责天经地义。长期以来,环境损害赔偿问题一直是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一道瓶颈。《方案》的出台,明确了赔偿的原则、范围、内容,但赔偿的数量、方式方法等问题仍待完善。笔者以为用好大数据在改革试点中意义重大。

生态环境受损后,如何赔、赔多少是关键。《方案》要求试点地方加快鉴定评估专业机构建设,组建专业评估队伍,核心就是要解决这一问题。大数据的世界是一个由大量活动构件与多元参与者元素构成的生态系统。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容易在法治的框架内让赔偿义务人和权利人找到最大公约数,为双方开展磋商或进入诉讼程序提供参考。对赔偿的执行监督,大数据可以根据相邻的环境指数,提供准确、理性的数据参照标准,既防止强词夺理,又避免瞒天要价,是一位公道正派的“中间人”。

在操作过程中,大数据是最规范、科学的评估手段。环境赔偿,涉及到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等环境要素和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要素的方方面面。如果避免人为干预因素,其损害的评估将是一个庞大的社会工程。汇总之后,很容易成为一笔说不清、道不明的糊涂账。评估可利用大数据分析强大的计算功能,把一切变数都纳入计算体系,彻底排除人为干预,让科学性和公信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只要送检的样品能得到义务人和权利人的共同认可,赔偿结果的出现都是“分分钟的事”,确保了赔偿的过程更加快捷、透明。

把试点数据融入大数据,可为构建全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提供示范样板和数据支持。今年9月,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计划在未来5至10年打造精准治理、多方协作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培育高端智能、新兴繁荣的产业发展新生态。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赔偿制度完善过程中,责任明确、途径畅通、技术规范、保障有力、赔偿到位、修复有效是7个硬性指标。从2015年至2017年,把一切试点案例汇入大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为赔偿制度体系化提供数据参考,会加快环境赔偿步入规范化轨道的进程。

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很多都具有不可逆转性,赔偿只是亡羊补牢之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是每一位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只要大家都能够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美丽中国的梦想就一定会实现。


数据分析咨询请扫描二维码

最新资讯
更多
客服在线
立即咨询